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热门内容

《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方案

    [日期:2013-09-27]

《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所属大类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项目名称

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负责人

云国宏

联系电话(手机、固定电话)

04714392536

电子邮箱

ygh@imnu.edu.cn

 

二、总体工作安排

       (一)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2011]6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2011年)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总结完善我校“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学联合培养蒙汉语授课的中学教师的新机制,组建“区域教师教育联盟”,推动在“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工作,建设教师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提高蒙汉语授课的中学教师培养质量。

       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通过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实践探索、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和调查研究,提出有关创新教师教育的对策,形成文件。

       第二阶段:继续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探索工作,建设专兼职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和优质课程资源。

       第三阶段:提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制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二)改革措施

       实施改革试点拟采取的改革措施,如实施的工程、出台的文件、建设的基地、开发的课程等。

       第一,开展教师教育改革调研活动

       1.开展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工作。

       2.有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调研活动。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活动。

       4.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修改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打好基础。

       5.召开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研讨会、座谈会。

       6.举办教师教育系列讲座。

       第二,出台教师教育有关文件

      《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第三,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教学改革工作

       1.推进汉语言文学等师范专业“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教学改革工作。

       2.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教学改革总结工作,撰写总结报告。

       第四,开展教师教育基地建设

       1.开展“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校”建设工作。

       2.组建区域教师教育联盟。

       3.推进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第五,修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1.师范专业第一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2.教育学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第六,开发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资源

       1.各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19门课程标准。

       2.组织开展各学科教学设计论教材建设立项和编写出版工作。

       3.组织开展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网站建设与应用工作。

       4.开展优质数字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第七,开展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建设

       1.校内教师教育团队建设工作。

       2.组建校外兼职教师教育团队。

       第八,加强项目管理

       1.学校通过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和学校教师教育中心网站为各师范专业提供工作指导和诊断咨询,建立项目专家指导制度。

       2.各参加项目的师范专业每个季度末(即3月25日、6月25日、9月25日、12月25日之前)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网站”上报送该类项目实施情况,同时按时在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报送项目进展情况。

      3.宣传教师教育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中心网站”、工作简报、报纸、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等媒体,及时报道项目进展情况、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学校向教师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学院給予资源和经费倾斜。

      5.每个阶段末学校组织一次项目总结工作,聘请专家对项目的标志性成果进行评估验收,及时在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提交工作总结和项目验收申请。

       (三)保障条件(人、财、物等)

       第一,领导小组

       组长:云国宏

       副组长:张海峰

       成员:王来喜、徐宝芳、郝保文、七十三、田振清

       各师范专业所在学院院长

       第二,工作小组

       组长:王来喜、徐宝芳

       副组长:何士、吴海山

       成员:田振清、林晨、边琦、徐继红、牛佳、于国伟、侯欣舒、海荣

       各教学设计论教材建设主持人

       各师范专业组建本专业课题组(负责人应具本专业教授或副教授职称)

       第三,项目办公室

       主任:徐宝芳(兼)

       成员:于国伟、侯欣舒、张衍伟

       第四,经费保障

       1.教师教育改革调研、研讨会、讲座:30万元;

       2.七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70万元;

       3.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万元;

       4.十九本学科教学设计论教材编写出版:60万元。

      5.优质数字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建设:50万

       6.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建设:50万元。

      7.专著、论文发表,有关成果打印、成果评审、鉴定等:20万元。

       合计:300万元。

 

       三、阶段工作安排

       1、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制定措施、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完善

       时间2013年

       主要任务:

       第一,开展教师教育改革调研活动

       1.开展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工作。

       开展我校“十五”以来实施“双学士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工作,提炼、总结我校有关教师教育的思想,明确推进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任务、计划和措施。

       2.有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调研活动。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活动。

       4.问卷调查。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修改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打好基础。

       5.召开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研讨会、座谈会。

       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联系,统筹校内各种教师教育资源,强化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工作和教师教育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服务能力。

       6.举办教师教育系列讲座。

       第二,出台教师教育有关文件

       1.《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深化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文件。

       2.《关于实施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培养模式的意见》文件。

       3.《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工作的意见》文件。

       第三,探索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教学改革工作

       本项工作从2010年开始至2015年完成。

       按着学校《教师教育创新培养模式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汉语言文学等师范专业“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教学工作,及时解决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总结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探索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培养的对策。

      组织师范生开展三笔一话、观课、说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课程资源开发和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组建“区域教师教育联盟”。

       探索建立教师教育新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与首都教师教育联盟”,即建立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在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联盟。在“三通两平台”信息化环境下实施两个区域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为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高等师范类院校与基础教育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提供范例,从而全面推进首都与西部多个地区师范类院校和区域中小学的教育合作。

       第五,申请加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联盟”目前已辐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有4000多所加盟学校、70多万实名注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联盟平台进行学习、交流,现有基础教育资源6万多件,其中视频1.5万多课时。为了给师范生提供见习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本项目提出申请加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预期成果:实践经验总结,制定有关对策。

 

       2、第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继续实施与完善和相关资源的建设

       时间:2014年

       主要任务

       第一,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继续实施与完善。

       对方案实施的方法、实施效果进行监控与分析。

       第二,开展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1.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建设。

       2.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网站建设。

       第三,教师教育基地校建设工作

       通过与呼和浩特教育局、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呼和浩特市第14中学、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呼和浩特市第29中等学校联合建立“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探索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学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

       第四,优质数字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本项工作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完成。

       1.申请立项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开发与服务工程。

       2.申请挂牌: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数字资源中心。

       第五,立项资助19本中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论教材出版

       本项工作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完成。

       1.各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19门课程标准。

       2.组织开展各学科教学设计论教材建设立项和编写出版工作。

       第六,开展教师教育专家团队建设

       本项工作从2013年开始至2015年完成。

       1.校内教师教育团队建设工作。

       2.组建校外兼职教师教育团队。

       预期成果: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总结,形成教师团队与课程资源。

 

       3、第三阶段:人才方案的修订,提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时间:2015年

       主要任务:

       第一,教师教育人才方案的修订

        1.通过对有关兄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比较和对本校10年教师教育课程分析研究,提出全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总体意见。

        2.对过去10年各个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反思。

        3.修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撰写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4.组织学校教学委员会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5.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完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定方案。

       第二,提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系统总结多年来,特别是项目实施与研究三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2.撰写有关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报告与论文。

       预期成果:提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新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