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湘教版《地理Ⅱ》的地理方法分析

    [日期:2013-11-16]

史前进[1],徐宝芳[2]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数字星球系统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中学地理教材须反映地理学科的基本方法,湘教版《地理Ⅱ》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地理方法内容。运用地理教材专题分析法对湘教版《地理Ⅱ》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蕴含了十种地理方法:描述法、地图法、图表法、社会调查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和文献资料法。湘教版《地理Ⅱ》教材以人文地理学知识为主,较为全面的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是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湘教版;地理Ⅱ;地理方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提出、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表达、交流地理成果的方法。湘教版《地理Ⅱ》教材主要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体现了哪些地理方法[1]?笔者尝试运用地理教材专题分析的方法,对湘教版《地理Ⅱ》教材中蕴含的地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地理Ⅱ》的地理方法的定性分析

      通过对湘教版《地理Ⅱ》教材中的地理方法进行专题分析,笔者发现《地理Ⅱ》教材中蕴含的地理方法有以下十种,即描述法、地图法、图表法、社会调查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和文献资料法。

      (一)描述法

      描述,是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认识记录下来的表述形式,包括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地理学一直以来就有描述的文学传统,在19世纪以前,地理学家在旅行过程中,就经常运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来描述周围的地理事象,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录式描述;19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地理学的描述则集中于探究地理事象的分布及其成因,是一种定性的描述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计量革命”的发展,数学统计方法逐渐运用到地理学中,地理学的描述向定量描述发展。这种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决定了《地理Ⅱ》中描述法的运用。《地理Ⅱ》在表述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与中心地理论等内容时运用了定性描述法。

      (二)地图法

      地图是地理学的工具,是地理学的语言,是传达地理事物空间关系和形态信息的载体。地图不仅可以表示出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还可以表现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动态过程。在人文地理学中,常常用到地图分析的方法。例如:《地理Ⅱ》在阐述关于“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部分,首先分析了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再通过“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种差异的分布状况,由图可以看出,“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三)图表法

      图表法在这里指除地图以外的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统计图表等。地理学工作者经常运用地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相互联系等。图表法形式多样,有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及各类表格等。各种大量统计数字,是地理工作者,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者分析问题的重要依据。地理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图表法在《地理Ⅱ》中应用。人文地理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资料、数据特别多,所以图表法是《地理Ⅱ》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湘教版《地理Ⅱ》的图像系统中,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示意图占有较大比例。在“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章节中,教材展示了多个城市的城市景观图,如美国底特律和日本东京的城市景观图。地理景观图片可以弥补地图的不足,可使地图上的象征符号具体化和形象化,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城市的风景和城市化的特点。在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中,教材多处运用了地理示意图,直观的展示出了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地理示意图的运用,简明的反映出了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四)社会调查法

      许多人文、经济问题和历史发展过程情况,可以通过调查访问,获取第一手资料。社会调查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就是在社会成员中收集并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和事件的资料。《地理Ⅱ》中多次用到了社会调查法,例如:《地理Ⅱ》第三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在本节的活动实践部分,教材要求调查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并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五)综合分析法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在地理学中分析与综合经常结合在一起,故称为综合分析法。地理学研究空间系统在于揭示各要素间的关系,在于认识其整体性。地理学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从各个组成要素综合分析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各个区域的特征。《地理Ⅱ》中经常运用到综合分析法,例如:《地理Ⅱ》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在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部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运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把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四大类: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二是经济因素,三是政治因素,四是社会文化因素。

      (六)比较法

      比较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逻辑方法,可以简单有效的比较出地理事象的异同点,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由于地理学横跨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在地理事象研究中,地理比较法的运用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人文现象纷繁复杂,不可能把所有的事物都搬到眼前,也不可能所有的都去观察,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比较法[2],所以在《地理Ⅱ》中,比较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地理Ⅱ》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在第一段中,教材详细阐述了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并在阅读部分给出了城市、镇和乡村的概念。

      (七)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具有相同属性的地理事物特征中,概括出该类地理事物一般特征的思维方法。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野外调查法,人文地理事象纷繁复杂,在对人文地理事象进行野外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之后,往往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人文地理事象的一般特点,进而探讨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及其地域联系。例如:《地理Ⅱ》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在讲述城市化特点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归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

      (八)演绎法

      演绎法是运用一般的地理原理去解释具体地理事象的逻辑思维方法。人文地理学还有一些经典的理论作为支撑,例如:E.S.Lee的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等。这些理论在湘教版《地理Ⅱ》中都有涉及,教材采取典型案例分析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学生结合所学理论和典型案例,以达到运用地理理论分析具体地理问题的目的。

      《地理Ⅱ》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材在阐述中心地理论部分时,首先介绍了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等;其次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说明了各级中心地在数量、服务范围和距离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以活动探究的形式,给出“北京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图,要求对此图中的中心级别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展开分析,这体现了演绎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心地理论。

      (九)分类法

      分类法是一种依据一定的标准或根据事物的异同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分类是探索“地表”的地域差异和人们对其改造、利用方式,以及探索“地表”的结构等特点和内在联系的基本手段,而类型则是分类的具体地域单元,是一个地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地域综合体[3]。科学的分类为因地制宜的进行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地理Ⅱ》在讲述土地利用时,体现了分类方法。例如:《地理Ⅱ》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材在城市土地利用部分,先是在阅读材料中介绍了我国的土地分类标准,接着又进一步的说明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这体现了地理学分类的思想方法。依据不同的人类活动占用的土地类型不同,可以把城市用地分为:居住活动用地、商业活动用地、农业活动用地、工业活动用地等。采用分类的方法,人们可以较为方便的探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判断出地理事物的布局是否合理,为人类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提供依据。

      (十)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是人类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后人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参照或基础。文献资料法是人们在研究中常常需要用到的科研方法,是获取地理信息资料的传统方法。文献阅读是更新科学知识、了解研究动态、掌握先进科研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理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积累有大量文献,查阅文献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社会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4],因此在解决人文地理问题过程中,就需要对地理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地理Ⅱ》中多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例如,《地理Ⅱ》第四章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教材在本节最后的活动探究部分要求分小组讨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在讨论之前,各小组应充分搜集自古以来各种典型的文献资料,并对搜集来的地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地理Ⅱ》的地理方法的定量分析

      这里从整体构成、逐类构成、逐章构成三个方面对湘教版《地理Ⅱ》教材中的地理方法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一)地理方法的整体构成分析

      教材中地理方法的体现形式多样,笔者仅对以显性方式体现的地理方法做了统计,《地理Ⅱ》的地理方法构成如下图(见图1)。人文地理的基本方法在《地理Ⅱ》中体现的较为全面。《地理Ⅱ》中重点突出了图表法、地理逻辑方法等地理方法,这说明教材编写者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方法逐类统计

      十种地理方法构成了《地理Ⅱ》的地理方法内容,其在该教材中显性体现的次数见图2

 

      由此图可以看出,图表法运用的次数是最多的,这是与人文地理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人文地理内容繁多,数据复杂,常常需要用到图表法,把大量繁杂的统计数据整理、汇总并加工成统计图表,用以说明人文现象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相互联系等。综合法分析体现的次数位居第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理Ⅱ》中常常用到综合分析法来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其他的地理方法,在《地理Ⅱ》中均有体现,但出现的次数差别不大。在解决人文地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是仅用到一种方法就行的,需要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使用。

       ()地理方法逐章统计分析

      笔者在整体把握地理方法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深入分析各类地理方法在各章中的分布。每章中的地理方法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看出,地理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这是因为《地理Ⅱ》重点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人口、民族、宗教、城市、工业、农业等方面。《地理Ⅱ》重点选择了人类自身的活动(人口)、人类的居住活动(城市)和人类的产业活动(农业和工业),这是因为这几种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较为深刻。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有较强的思想性,是对《地理Ⅱ》的一个总结,所以体现的地理方法相对较少。

      三、《地理Ⅱ》的地理方法的教学建议

      (一)认识地理方法价值,把握思想方法联系

      地理方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地理方法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进行地理方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方法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农业地域类型内容时,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这其中应贯彻的地理思想是因地制宜的思想,应贯彻的地理方法是区域分析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地理方法的重要作用,有目的的把地理方法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将会自觉的运用因地制宜的思想和区域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受益匪浅的。

      (二)梳理地理方法内容,树立地理方法意识

      通过对《地理Ⅱ》的地理方法内容的分析,发现《地理Ⅱ》体现了十种地理方法,其中体现最多的是图表法,这也反映出了人文地理学的内容特色。其中核心方法是:描述法、图表法、社会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目前中学地理教师的地理方法认识比较淡薄,虽然个别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到了一些地理方法,但对地理方法的内容缺乏系统的认识。再者中学老师普遍对人文地理的重视内容不够,学生也认为人文地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以至于产生了重自然地理轻人文地理的现象。人文地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教师可以运用人文地理学的思想方法,武装自己的课堂,使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内涵和学科深度,以激发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

      (三)开展地理探究活动,渗透地理思想方法

      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是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地理探究活动实际上是对地理科学研究的仿真,在其中可以令学生感悟地理学的思想,训练学生对地理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课本的第108页活动探究部分:围绕学校附近的一块绿地,是该建化工厂发展经济,还是应该保留这块绿地美化环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在讨论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学生应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出发点是怎样的,如果是你,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教材的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探究活动中溶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能够有机会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有机会用角色换位的方法去思考具体的问题。

      对教材中体现的地理方法进行专题分析,还需要不断的深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地理方法,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过宝兴.地理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2.

      [3] 袁孝亭,王向东.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

      [4] 赵荣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

      [5] 朱翔,陈民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Ⅱ(必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108.

 

      作者简介: 

      徐宝芳(1962-),男,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科院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教师教育。 

      史前进(1987-),男,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科院2013届教育硕士,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教学;

 


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