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谈一谈教学发展思想

    [日期:2013-06-10]

    徐宝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一位学者问一位中学教师:“你这门课究竟是发展学生,还是发展你?”,言外之意是说课程目标应是发展学生,而非教师。今天持有此观点的人并不少见。笔者主张“课程目标由学生发展向师生共同发展转变”。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一个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会学习的教师,更应是一个通过教学实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多样的教学策略、形成规范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成为一个会学习、会发展的教师。

 

教学发展思想不仅包含“师生共同发展”,还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学目标要从过分注重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发展转变。地理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本身是个有机的整体,地理事实、概念、原理是地理知识最基本的表征;藏在地理知识表征背后,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演绎、归纳呈现出来的是程序与方法;而蕴涵在这些地理概念、方法之中的是人们在探索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所积淀的各种地理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均要考虑地理知识所蕴藏的地理思想与方法。

 

教学发展思想还隐含着有效教学思想,只有教学是有效的才能让师生共同发展。为此,教师要理解和运用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助学、以学促教、双动发展”这20字。

 

“先学后教”:学生学习在教学的前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些问题需教师启发学生去解决,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先学后教” 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精讲点拨,学生不懂的地方再去教,懂了就不要教了,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别老想着教师不讲他就不会,要弱化教师绝对权威的角色定位,要扮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先学后教”是符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即对待问题,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思考,思考之后,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再去指点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悟,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

 

“以学定教”: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例如,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设计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本节课的问题化设计,确立本节课的结构;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适时进行指导、辅导与精讲。

 

“以教助学”:教是帮助学生的学,教的目的是促进学、不是代替学,一切替学生学的做法都要摒弃。教师要帮助学生学,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没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怎么可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人的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靠灌输。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教师就要善于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为此在教学中要用教师的创新去启发学生的创新,同时学生的创新又会促进教师的创新。

 

“以学促教”:不仅教师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的学习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双动发展”:这里双动是指把教学过程分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便于明确师生任务、避免教学过程代替学习过程,但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通过课程中介而结成的一种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强调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进而促进教学相长,实现教师与学生双赢发展。

 

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到特长教师再到学科带头人,就是从学会操作到学会设计再到学会研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边实践、边研究,因此,养成学习、生活、研究互动的习惯十分重要。


 

(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年第4)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