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概述
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实验室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教案为指导的教学,我们称之为教案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下,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除了写教案,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于是有人提出了变教案为学案,随后,有些专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虽然前人对教案模式与学案模式开展了一些研究与实践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第一,多数人主张教案教学,对学案教学的研究与运用不够;第二,一些人提出学案教学模式,又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主张用学案代替教案;第三,有的学者主张学案与教案合二为一、混为一谈。笔者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主张学与教并举,提出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
所谓地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地理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体系。据此,我们对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作如下界定:它是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案(以下简称学案)与教师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教案)为媒介,以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完整的地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体系。“双动两案”形式上是地理教学过程的抽象概括,实质上隐含了学会地理学习与学会地理教学的学与教的理念。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双动”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的“双动”,即强调学习活动过程与教学活动过程的合理安排。笔者这里强调要科学地设计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科学的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即遵循认识规律的过程,科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这里的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包括设计作业题、分析探讨作业题、解决作业题),来实现学习与教学目标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依案自学。学生课前依学案阅读教材,进行自学,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第二步,自学反馈。根据教师在批阅预习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指导意见,开展阅读、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第三步,尝试解疑。针对学案中的学法指导部分,学生通过读图、阅读、思考、讨论等活动完成学法指导作业,教师指导学生们解答疑难问题。第四步,课堂练习。学生通过完成学案中的课堂练习,了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及时矫正。第五步,归纳训练。学生进行知识归纳,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完成学习小结。
对应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一般也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依案导学。新课开始时,教师依据课前的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问学案中课前预习的问题,导人新课。第二步,引导启发。教师针对多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创设情景,进行指导,及时进行教学反馈。第三步,精讲点拨。针对学法指导的作业,引导和启发学生看课本、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精讲点拨,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第四步,教学调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矫正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人思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第五步,教学反思。教师检查学生学习小结完成情况,总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可见,“双动两案”的教学过程围绕着系列作业题而运转,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多角度地触及学习目标,多次强化,使各种教学活动起到互补和递进作用,从而使知识得到学习与巩固、技能得到提高、方法得到锤炼、情感得到培养的目标。同时,建议灵活采用上述五项教学步骤。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强调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结合。辩证地认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都是人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式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但如果我们只要探究式学习,不要接受式学习,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精讲,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和辅导作用,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和知识结构的形成。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主张先有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上的主动尝试解疑等学习活动,然后才有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点拨,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指导、辅导和疏导等教学活动。同时,应辩证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学的规律。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主张“双动”。
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两案”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施手段是“两案”,即学案与教案。
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它要回答“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如何学”三个问题,即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学案一般可由课前预习、学法指导、课堂练习和学习小结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个部分均以作业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学案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作业题的设计与编制,通过作业题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融为一体。可见,如何编制作业题就成了学案设计的关键问题了。作业题的设计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质量问题,表现为设计哪些作业题,才能涵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保证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二是数量问题,出多少作业题才能既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作业题的设计要遵循如下六个原则:
①学科信息的准确性:精选学科信息,强调科学性。
②学科信息的思想性:强调学科信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③学科信息的启发性:强调学科信息的思考性、探究性和方法性。
④学科信息的逻辑性:强调系列作业严密的逻辑顺序性。
⑤学科信息的多样性: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兴趣。
⑥学科信息的针对性: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作业差异性。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它要回答“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三个问题,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组成部分。其中,“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可见,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它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实现,而方法和过程不但是一节课的目标之一,而且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与途径。
总之,通过学案将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写到了纸上,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行动中;通过教案将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写到了纸上,落实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行动中。
三、“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
通过“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发挥以下主要功能:首先,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先学习、后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与效果;其次,通过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使教师掌握一套针对地理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掌握地理认知方法、媒体使用方法和组织方法,掌握科学合理的编写与实施学案和教案的方法与策略,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能力;第三,通过该模式的实施,不断积累学案和教案,为以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提供必要条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积累教学资源提供保证。总之,通过实施该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促进地理学习效率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发挥上述功能,主要是因为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基础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方法与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提高了学与教的效率,实现了有效学习与教学。
总之,“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与目前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①教学目标改变:由单一注重学生的发展,向注重学生与教师双发展转变;由过分注重知识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
②学习方式改变:由“机械学习”向探究和接受结合式学习发展。
③教学方式改变:由只注重教学方法向注重学与教的方法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强调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④教学过程改变: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发展,由单一的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结合发展。
⑤教学基础改变:由单一的教案向学案与教案并用发展。
⑥教学反馈改变:由延时反馈向及时反馈、多向反馈、多次强化发展。
⑦教学评价改变:由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向学案与考试成绩相结合评价转变。
⑧教学小结改变:由重复课程内容式小结向注重知识结构式小结转变。
⑨教学备课改变:由教师个人备课向教师集体教学设计转变,由备一节课内容向同时考虑教材整体内容教学设计转变。
⑩教学效果改变:由低效率、低效益、低效果向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转变。
四、主要研究工作
笔者进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始于2003年,至今已进行了6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在对地理教学模式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学案、教案教学实地考察调研,参加中学的备课、听课和评课等活动,撰写考察报告,总结探索教学方式,结合一般教学模式理论,对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含义、组成、功能、特点及案例等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接着陆续在7所学校对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与有效性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结合,确定了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我们的研究过程可概括为调查研究、理论探索、实践验证、归纳总结四个步骤。模式的构建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合。
2.地理学案与教案设计研究
在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地理学案与教案设计研究。
(1)在地理学案方面,有如下主要研究成果:①明确了地理学案的内涵和实质:地理学案是由教师集体精心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其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一种重要媒介与基础,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字表现,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②明确了地理学案的四个组成部分,即课前预习、学法指导、课堂练习和学习小结,并设计了地理学案模版。③指出了地理学案设计应遵循的五个原则:主体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方法性原则、图表化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2)在地理教案方面,有如下主要研究成果:①明确了地理教案的内涵。这里的地理教案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体现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以课时为单位,能有效配合地理学案一起使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这里的地理教案特别强调与地理学案协调配合使用、特别强调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师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所以地理教案的设计与地理学案的设计同步进行,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②地理教案组成: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并设计了地理教案模版。③地理教案的设计原则:包括以学定教原则、同步设计原则、学科思想原则、整体协调原则、简便实用原则和动态发展原则。
3.地理学案与教案实施研究
(1)学习策略:包括自我管理策略;检评促学策略;信息加工策略和地理学科学习策略。
(2)教学策略:①分阶段运用:课前运用、课中运用和课后运用;②灵活运用:依案教学和适当调整相结合;③集体运用:教师集体使用;④科学管理:积累教学资料,开发课程资源,科学管理制度。
(3)“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由五项活动组成:依案自学与依案导学、自学反馈与引导启发、尝试解疑与精讲点拨、课堂练习与教学调控、归纳训练与教学反思。五项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五项教学活动以一定的联结方式和运动层次组合成一个教学体系,发挥着整体的教学功能。
4.地理学案作业编制研究
(1)“地理学案作业”是依据地理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将地理教材内容问题化而成的地理“学材”,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它为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地理实践活动进而完成地理学习任务提供了全程的、科学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工具、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的基础。地理学案作业教学思想为:第一,隐含了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第二,隐含了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教学思想。
(2)地理学案作业的一般特征有:目标上三个维度相结合;内容上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方式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学法指导相结合;手段上传统纸笔作业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类型上多种作业相互补充;难度上层次性和选择性相结合。
(3)地理学案作业题设计基本要求。学科信息的准确性:精选学科信息,强调科学性;学科信息的思想性: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学科信息的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方法性;学科信息的逻辑性:系列作业严密的逻辑顺序性;学科信息的多样性: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兴趣;学科信息的针对性: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作业的差异性。
(4)地理学案作业有立意、情境和设问“三要素”和量度、难度和梯度“三度”。其中,“三要素”的立意,即作业围绕什么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什么现象,实现怎样的目的。地理学案作业的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地理学案作业的设问是围绕立意、根据情境而设计的作业的呈现方式,它关系着立意实现的程度。“三度”的量度是指地理学案作业的数量。地理学案作业难度是指作业的难易程度,地理学案作业“易”在从教材中查找一些信息并进行记忆和简单地应用,“难”的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理解、综合、批判和创造性地应用。地理学案作业的难度要把握在以学生为中心“可解的难度”范围之内。梯度指的地理学案作业在难度上分出易、中、难不同层次,并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渐拔高,循序渐进地进行编排,从而为每一位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持、创造条件。
(5)地理学案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既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也有地理学习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和地理学理论基础。
(6)地理学案作业设计程序为:按照确定作业目标、选择作业内容、设计作业形式、编写作业题目、编制作业答案、调整编排顺序的步骤进行设计和编制。
(7)初中、高中地理学案作业设计与编制研究。开展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与地理教材相结合的研究,针对七、八年级《地理》和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了学案作业设计实践探索,编写了相应的学案作业集,并对所设计的作业进行了功能、形式和结构分析研究。
5.中学地理的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研究
(1)《地理1》的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研究:①人地关系思想是《地理1》的主线,可持续发展观是核心;空间观念贯穿《地理1》始终;地理过程思想明显突出;地球观是《地理1》的特殊使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总结了自然地理的核心思想;因果关系思想有所体现。②《地理1》的地理方法:主要体现了描述法、图表法、比较法、地理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文献法、观测法、综合分析法、预测法、讨论法、分类法及观察法等13种地理方法。
(2)高中地理比较法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地理比较法有类比法、借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横比法和综合比较法六大类。其中,类比法又可以细分为同类异型比较法、同类同型比较法和异类共性比较法三种。六大类地理比较法在具体应用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类比法是各类地理比较法中应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方法,其次是横比法和纵比法,所占比例最小的是中心内容比较法。
6.“双动两案”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方面主要是2003年至2009年,在呼和浩特市第1中学、包头市第33中学、呼和浩特市第7中学、乌海市第1中学、包钢第9中学、乌海第1中学和鄂尔多斯第1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地理教学实验。实验的年级包括高一、高二、高三和初中;参加实验的教师有50多人,学生2000多人。实践证明,该模式确实有助于中学生对地理课程内容的掌握、地理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地理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五、进一步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思考
为推进地理“双动两案”教学的深入开展,今后需继续做一些切实的工作:
1.要进一步加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要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学案与教案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地理学习规律和地理教学规律,并且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作业设计、教学原理和运行机制等研究。在大量专题研究基础上综合创新,不断发展完善“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基本理论体系。并在系统总结多年来“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出版学术著作。
2.要进一步加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目前,“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很少,因此,一方面继续深人实验学校教学实践,要围绕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编写教学指导用书,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把握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广该教学模式,为中学校本培训做一些指导性工作,在理论与具体案例结合上为中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3.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有关问题进行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如课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有效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课题,应抓住机遇,加强“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研究,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