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的地理思想研究
庞艳辉,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实验室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中均提到了对地理思想的要求,这说明地理思想是地理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1》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为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地理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并且《地理1》属于自然科学,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选择《地理1》(人教版)的地理思想研究,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进行地理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因此,教材中地理思想的专题分析研究是该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地关系思想是《地理1》的主线,可持续发展观是核心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诸多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地理学中表述为人地关系。”[1]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人地关系思想,它包括“地对人”和“人对地”的思想。其中,《地理1》包括9处“地对人”的影响,例如存在生命的行星,说明了地球上产生人类的条件与原因,是大概念的人与地的关系,也是人类产生的前提;台风及其危害体现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有其发生的原理,我们应正确认识灾害,树立防灾、减灾的灾害观等。4处“人对地”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体现了人类应爱护环境的环境观、树立全球意识的全球观;合理利用水资源,体现了人类应该节约、珍惜、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资源观等。《地理1》中的人地关系思想中突出“地对人”的影响,其中在“地对人”的影响中包括灾害观,“人对地”的影响中包括环境观、全球观、资源观。《地理1》每章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规律,然后在最后一节或后几节的最后框题部分进行“地对人”影响的分析,以人类如何遵循自然规律,获得更好发展为落脚点,最终体现人地关系,可以说《地理1》做到了人地关系思想为主线,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
二、空间观念贯穿《地理1》始终
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空间关系特有属性的基本认识,其空间属性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等。据此分析,空间观念贯穿《地理1》始终,第一章中地球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空间运动、太阳对地球的空间影响及昼夜长短的空间演变等;第二章中不同空间尺度的大气运动;第三章水循环、大洋环流的空间运动、水资源、世界表层洋流的空间分布等;第四章河谷与河流堆积地貌的空间演变等;第五章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联系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等均体现了空间观念。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空间性是地理科学的属性,古典地理学处于现象空间认识阶段,所研究的空间只是空间位置,不探究分布规律;近代地理学进入形态空间认识阶段,集中于空间分布,空间规律的研究;现代地理学达到了系统空间认识阶段,将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对于分布、分布规律以及成因的认识借助于空间结构模型。[1]因此,空间属性贯穿地理科学的全部研究内容,可以说地理科学研究脱离不了具有空间属性的“地”,如果脱离空间探讨“地”,就无法站在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理”,地理也就没有学科的立足点。因此在《地理1》中体现空间观念是地理学科的空间属性决定的。
三、地理过程思想突出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而地理过程思想是指地理学家从时间的角度去观察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来思考目前所发生的地理问题,这是时间尺度视角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体现。《地理1》的地理过程主要包括五大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即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貌的发育形成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演变过程。自然地理要素本身就是运动的、变化的,而这些地理事物及环境本身的地理过程,决定了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地理环境整体的地理过程思想。现代物理学的时间观念也已经真正进入了地理学中,认为地球表层或地理系统在时间上是有序的,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2]可以说自然地理要素及环境本身的地理过程决定了地理过程思想在《地理1》中的体现。
四、地球观是《地理1》的特殊使命
地球观指人类对地球的位置、形状、结构、运动状态、演变过程的正确认识。在《地理1》第一章中集中体现了地球观,通过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树立地球的空间位置观;通过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同类同型比较,突出地球的普通性,树立地球的物质观;通过存在生命的行星,突出地球的特殊性;通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介绍,树立地球的运动观;通过地球内外圈层结构的介绍,认识地球的物质结构,树立地球的物质观、空间结构观。第一章《行星地球》的总体设计体现了地球观,先静态的认识地球的空间位置、特性,再动态的认识地球的运动;先宏观的研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再具体的研究地球本身的空间结构组成,使得地球观在《地理1》中完美体现。《地理1》中主要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规律、原理的内容,而制约或造就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与规律的宏观背景就是地球的空间位置及其自身特性,也就是说真正认识了地球,才会明白地球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规律等内容,正确认识地球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地理学研究的思路决定了地球观的树立是学好《地理1》的前奏,也是《地理1》应完成的特殊使命。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总结了自然地理的核心思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即指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应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念,也可以称为系统性思想或综合性思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思想,即指自然地理环境客观存在着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人们应持有差异性的观念去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地理环境。
《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集中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前几章中也通过地球表层特点、大气圈、水圈、地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等内容体现了整体性思想,地球上的每一部分、自然界中的每一要素都是一个整体,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才会有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第五章第二节集中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思想,前几章中太阳辐射的差异性、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等内容也告诉我们自然地理环境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却不是均一的,因此,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地理学作为一门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系统,是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它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地理学的“整体观念”。[1]古代地理学时期整体性思想笼统模糊,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系统论发展,将地球表层看成系统来研究的系统论思想已经比较成熟,而有关差异性思想大致经历了差异表象、差异规律、因地制宜三个阶段。《地理1》的第二、三、四章分别介绍了大气、水、岩石三种自然地理要素,虽然其中含有整体性、差异性思想,但不全面,而且无法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规律性,因此,《地理1》设计第五章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如此集中大量笔墨是因为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决定了整体性思想与差异性思想是全面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视角。
六、因果关系思想有所体现
在1909年,法国地理学家马东南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书中写到:“没有人曾经比他更精确地说明:人是如何依赖土地、气候、植被,植被是如何受自然现象制约,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依存的。”马东南认为洪堡德是阐明地理学两条基本原理的第一位学者,两条基本原理指:观察空间分布各种现象的复合体;观察这些现象,然后试图去解释它们:“他上升到原因,又下降到结果”这就是马东南所说的因果关系原理。[3]据此,体现的第一个思想为整体性思想,而第二个思想为因果关系思想,可总结其含义为:地理研究过程中,探索原因和追寻结果,即要明确原因,又要下降到结果,承认地理现象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因果联系,就是因果关系思想。
《地理1》中因果关系思想有16处,包括一因一果6处,如大气运动根本原因;一因多果2处,即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公转与季节;多因一果5处,如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多因多果5处,如气候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种地理现象可能会引起另一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因果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因此某一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无原因的结果,这种地理事物与现象间的因果必然联系,决定了《地理1》中因果关系思想的呈现。
总之,《地理1》的地理思想内容全面、准确、透彻,体现了基本的自然地理学思想,它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思想的体现。
注释:
[1]、[2]、[4]潘玉君.地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9,213-219,127.
[3]黄秉维、左大康等.现代地理学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18-19.
[5]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9.
( 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