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10.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下人教版《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研究

    [日期:2012-10-27]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下人教版《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研究

 

 

白瑞敏,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民族中学

   

 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实验室

                   

  姚 林,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

 

      高中地理新课程通过近五年时间的“边实验、边推广”,现已在我国大面积铺开,这为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创造了契机。本文即是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对人教版《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进行的探究。

 

      一、地理学案作业设计的一般要求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下地理学案作业设计主要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以及地理学理论为理论依据,坚持主体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方法性原则、图表化原则和有效性原则这五项一般原则。而且要准确把握“立意”、“情境”和“设问”这三要素以及“量度”(即作业数量)、“难度”和“梯度”。“量度”方面以学案作业“少而有效”为原则,“难度”方面将学案作业限定在以学生为中心“可解的难度”范围之内,“梯度”方面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二、地理学案作业设计的程序

 

      地理学案作业设计是一项程序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中首要的和最关键的是明确三点,即“为什么要设计地理学案作业”(即作业目标)、“设计什么内容的地理学案作业”(即作业内容)和“设计什么形式的地理学案作业”(即作业形式);接下来是按作业的“三要素”和“三度”的要求编写作业题目及答案;最后是调整作业的前后顺序,并确定作业的结构类型,使之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步骤相一致,确定“双动”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内容以及各个阶段所应完成的任务(见图1)。

 

 

 

 

 

      三、《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

 

      (一)《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的具体原则

 

      1.以达到《课标》中对应的“标准”为最低要求的原则

     

      从目标要求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主张在《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时,首先坚持以达到《课标》中对应的“标准”为最低要求的原则。“标准”中列出针对《地理1》的18项标准,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地理学习所产生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地理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基本程度,易理解,可操作。例如,“标准”的第1条是“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这是学生在完成《地理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学案作业后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这一原则既具体化了《地理1》学案作业的基本目标,也确定了其主要功能。

 

      2.以地理理性知识为主进行设计的原则

 

      从知识内容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主张在设计《地理1》的学案作业时,要坚持以地理理性知识为主进行设计的原则,即针对大量的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理性知识来设计作业,从而更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提升地理认知层次。例如,“地球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所表现出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等地理特征类知识,“黄赤交角”、“大气逆辐射”等地理概念类知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地理规律类知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等地理成因类知识,这些都是《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运用自然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原则

 

      从地理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地理1》学案作业的设计应该坚持运用自然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原则,将自然地理过程思想、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时间观念以及野外考察法、观察法、观测法、描述法、现代技术方法、分析与综合法、地理比较法、地理实验法、地图法等思想与方法渗透到各项地理学案作业当中,让学生运用这些思想与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学会地理学习,把握地理学科精髓,培养地理科学素养。

 

      4.重视地理操作和实践类学习活动的原则

 

      通过认真解读《课标》,我们发现《课标》从理念、目标到活动建议,都高度重视地理操作和实践类学习活动。此外,《地理1》与2002年人教版《地理》(必修 上册)相比,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降低了,学生识记知识的负担减轻了,节省下来的时间为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类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条件。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主张《地理1》学案作业设计要坚持重视地理操作与实践类学习活动的原则,通过设计地理操作与实践类学案作业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操作、练习、验证、搜寻、思索、判断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让学生完成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又如,让学生在春分日准确测定当地的经纬度;再如,用实验方法验证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并进而说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日变化等。

 

      (二)《地理1》学案作业类型设计及其统计

 

      1.《地理1》学案作业类型设计

 

      我们按地理学案作业的功能、形式和组织结构三大标准对《地理1》学案作业进行了分类和设计(见表1)。

 

      表1 《地理1》学案作业类型设计

 

 

 

划分标准

划分类型

学生学习活动

学案作业举例

︽地理1︾学案作业

功能

认知领域的学案作业

指出地理位置,说出事实,确定地理方位,描述景观,识别,列举等。

按距离太阳的远近,排列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顺序。

解释概念,说明规律,分析成因,归纳特征,比较异同,判断正误,预测趋势等。

读图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的垂直带谱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讨论,设计,规划,评价等。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有人主张种草,有人主张造林,也有人主张种植灌木。请你评价哪种主张更合理,说明理由,并就本地的生态建议提出合理建议。

动作技能领域的学案作业

绘制,列表,观测,量算,搜集,查阅等。

列表比较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

模拟,演讲,交流,写作,考察,调查,参观,实验,探究等。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兴起一种“绿色泡沫”,可以实现“当年栽树,当年乘凉”(大树移植)。请你就此在自己的社区或学校开展调查,了解人们对此现象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学案作业

观看,体验,体会,感受等。

阅读《地理1》课本第52页案例‘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理解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并谈谈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应该做些什么?

认可,接受,反对,欣赏,关爱,珍惜等。

培养的兴趣,形成的动机(观念),养成的态度(行为习惯)等。

形式

口头作业

问答、阅读、演讲、背诵、讲解、讨论、辩论等。

阅读课本中“探索地外文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等11处“阅读”栏目及“台风及其危害”、“日本的富士山”等12处“案例”栏目。

书面作业

选择、填空、简答、匹配、改错、判断、情境材料分析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名称:甲 ,乙

(2)欲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择 处。(3)据甲乙两地质构造,可知该地地质史地壳曾有 运动。甲乙两地上部岩层缺失,又有上覆沉积物,说明该地地质史上曾有 运动。

操作与实践类作业

绘图填表、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及短文写作、计算、实验操作等。

计算你一周的用水总量,完成你的用水统计表。参照你自己的用水量来估算,或者请家人一起来记录他们的用水量,然后算出你全家一周的用水量。(提示:用水量的计算单位为升)。

课前预习

通读课本中的图文信息,尝试对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对关键地理事物和现象分类、列举和比较,对地理成因、特征等理性知识进行初步概括等。

 水资源概念

学法指导

在教师学法指导下探究地理成因、比较地理特征、总结地理原理和规律、剖析地理概念,提高地理技能、能力并接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等。

1、列表比较陆地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结合教材P98图5.6,用模式图展示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间的对应关系。

课堂练习

通过选择、填空、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习题检验、巩固、拓展课堂所学内容。

阅读下面材料,请就后面问题展开论述: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巨震改变了四川汶川的地貌,灾区陆路交通全部中断,救援任务十分艰巨和困难。地震当晚20时许,赴到都江堰的温总理提出的5点要求中包括“要争分夺秒抢修公路”14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要想方设法恢复通往灾区的公路交通,在抗震救援过程中,恢复公路交通,就是开辟“生命线”

为什么汶川地震中多次强调要抢修公路,而不是铁路?当地的交通运输方式以什么为主?交通运输线路如何分布?这些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课外拓展

有习题演练,但更多的是操作实践活动。

若由你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前往西印度群岛并返回,为节省时间,请你设计一条航线,并写出该航线顺次经过的洋流。

 

       2.《地理1》学案作业类型统计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为《地理1》共设计了355项学案作业,在将这些作业按照功能和形式两大标准进行统计分析时,采用重复计算的方法,即若一项地理学案作业同时具备两个或三个领域的功能时,就对其分别统计(或者一项作业涉及口头、书面和操作与实践中的两种或三种形式时,对其分别进行统计)(见表2和表3)。

 

       表2 《地理1》学案作业功能类型统计

 

 

 

认知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合计

第一章

数量

77

31

18

126

比例

61.1%

24.6%

14.3%

100.0%

第二章

数量

87

49

32

168

比例

51.8%

29.2%

19.0%

100.0%

第三章

数量

59

30

20

109

比例

54.1%

27.5%

18.4%

100.0%

第四章

数量

60

35

12

107

比例

56.1%

32.7%

11.2%

100.0%

第五章

数量

46

22

23

91

比例

50.5%

24.2%

25.3%

100.0%

全书

数量

329

167

105

601

比例

54.7%

27.8%

17.5%

100.0%

 

       表3 《地理1》学案作业形式类型统计

 

 

口头作业

书面作业

操作与实践类作业

合计

第一章

数量

24

55

21

100

比例

24.0%

55.0%

21.0%

100.0%

第二章

数量

32

49

23

104

比例

30.8%

47.1%

22.1%

100.0%

第三章

数量

20

36

15

71

比例

28.2%

50.7%

21.1%

100.0%

第四章

数量

17

36

14

67

比例

25.4%

53.7%

20.9%

100.0%

第五章

数量

17

27

9

53

比例

32.1%

50.9%

17.0%

100.0%

全书

数量

110

203

82

395

比例

27.8%

51.4%

20.8%

100.0%

 

      统计显示,《地理1》学案作业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认知领域,而是以认知领域为基础,向三维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领域迈进,虽然这两个领域的学案作业没有占到绝对优势,但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适应。这三大领域的学案作业以认知领域的学案作业最多,数量和比例依次递减,有主次之分;按形式划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操作与实践类作业三种基本类型中,书面作业数量和比例最大,仍优势凸显,但已不是一统到底,口头作业和操作实践类作业数量和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操作与实践类作业占到1/5多,这三种形式类型的学案作业相得益彰、优势互补。

 

       按组织结构来分(见表4),《地理1》每一课时(“问题研究”除外)学案作业的课前预习、学法指导、课堂练习、课外拓展和学习小结五部分中,以学法指导部分的学案作业最多,用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以课前预习和课堂练习部分的作业次之,强调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外拓展部分作业数量不多,但形式新颖、情境有趣,难度较前面几部分稍大,目的是让学生打破教材局限,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学习小结每课时仅一次,但却起到及时总结、反馈与补救的作用。此外,每一章的“问题研究”作为综合性极强的“大作业”,是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综合训练。这五大部分从整体上呈现优化配置的特征,同时也遵循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表4 《地理1》学案作业结构类型统计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课堂练习

课外拓展

学习小结

问题研究

合计

第一章

数量

21

30

18

7

7

1

84

比例

25.0%

35.8%

21.4%

8.3%

8.3%

1.2%

100%

第二章

数量

23

33

19

10

8

1

94

比例

24.5%

35.1%

20.2%

10.6%

8.5%

1.1%

100%

第三章

数量

12

23

16

7

6

1

65

比例

18.5%

35.4%

24.6%

10.8%

9.2%

1.5%

100%

第四章

数量

15

21

15

6

6

1

64

比例

23.4%

32.8%

23.4%

9.4%

9.4%

1.6%

100%

第五章

数量

13

14

12

4

4

1

48

比例

27.1%

29.2%

25.0%

8.3%

8.3%

2.1%

100%

全书

数量

84

121

80

34

31

5

355

比例

23.7%

34.1%

22.5%

9.6%

8.7%

1.4%

100%


(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年第5期)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