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5、我国中学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日期:2012-11-22]
                                                                                                      我国中学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孙俊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教学论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内容摘要: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取得了指导思想已发生转变、与地理实验学习相关的评价方法类型多样、评价的影响因素受到关注等成果,但也存在着理论依据不完善、评价方法的功能急待于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有待于完善,评价标准需进一步明确,学生互评中操作方法不当,闭卷测试不够科学等问题。只有加强地理实验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明确遵循原则和评价标准,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操作性考试等,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综述

 


        地理实验,可分为广义的地理实验和狭义的地理实验。广义的地理实验是指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及各种感观,经过体验、探究、验证和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活动。它包括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制作、地理实验等。狭义的中学地理实验,它是指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人为地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实践活动[1]

 

         地理学习评价,又称地理学习评定、地理学习成绩(效)评定等等,是对学生地理学习有效结果和作用的“价值判断”[2]。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是地理学习评价的一部分,是对学生地理实验学习有效结果和作用的“价值判断”。

          

         初中新课程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有的学校建起了地理学习模拟实验室,有的建起了地理实习园地,地理实验课为锻炼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地理学习形式,需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地理实验学习评价体系,以保证我国的地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收集的文献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论文,主要来源于1996-2006年的硕博论文、《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刊物,分别是关于地理实验的文章(内含地理实验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章;第二类是专著,分别是《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新课程测量评价》和《地理教育测量———理论及其在地理高考命题评价中的应用》;第三类是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课程标准以及国家文件;第四类是地理教学评价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为进行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调研法和归纳分析法。

 

                   一、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的指导思想由鉴别学生成绩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904-1991年期间,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上没有出现与评价有关的字样。1992年首次出现了学习评价,当时叫做“成绩核定”。2000年提出了关于地理实验学习评价的要求。2000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中提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可采取笔试、口试和作业检查、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检查等方式。考查范围除课本学习外,还应包括从事野外观测、社会调查等活动的能力。”从1904年至2000年大纲中并没有提到评价“学习过程”、“鼓励自信心”及相近的字样,显然这样的评价属于鉴别性的评价。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同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也提到:“评价方法要多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另外,陈澄也提出,“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看,有关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从2000-2006年的地理学科三大刊物及硕博论文中查阅到题目为地理实验方面的文章有19篇(据不完全统计),与地理实验有关的文章有397篇,总计416篇。在这些文章中,没有题为地理实验评价的文章,但题目为研究性学习、地理实践活动等与地理实验相关的评价的文章有9篇;题目没有涉及评价,但内容与实验学习评价相关的有23篇。这两类合计32篇,占地理实验文章数的7.7%。而在这些文章中涉及评价方法的有19篇,占有关地理实验评价文章总数的59.4%,占有关地理实验文章总数的4.5%。虽然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的文章甚少,但说明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

 

           3.出现了闭卷测试的地理实验学习评价的方法。2005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第35题要求:“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2005年上海市高考地理题要求“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随之,在2006年的各地各类的地理试卷上络绎不绝地出现了地理实验题。不仅如此,地理实验试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马莉莉发表的《地理实验试题的命题意图、解析与训练》,李慎中发表的《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式和应对策略》。

 

          4.与地理实验学习相关的评价方法类型多样。地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活动、地理实践活动等,都与地理实验学习相关。因此笔者试从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归纳。

 

          与地理实验评价方法相关的文章有19篇,其中涉及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的文章有10篇。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文章篇数较多,原因之一是试验修订版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列出了26个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或参考,新课程标准也倡导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原因之二是“新教材中也大大加强了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运用,专题学习受到重视”。[4]孔云、李家清等认为,地理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方法有实作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文章或作品法,此外还有展示与交流、口头演说、讨论、作品选、答辩会等[5]。李青提出“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在于评价物化的成果,而是评价整个学习的过程”[6],可见作者赞成过程性评价。陈田夫认为是讨论法、提问法、分值法,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将统计的表格分发给每个小组,小组讨论,每组推选一代表,相互问问题……每人回答不超过两次。对于不发言的学生,要从小组中扣分……不管是问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给每小组加分……最后计算各小组的成绩。”[7]陈林森认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自评、他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方法应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学生研究成果的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参与活动过程情况的评价相结合的做法”[8]。张杏梅与陈林森的观点基本一致,她在《重新审视研究性学习中地理教师的角色》中写道:“评价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采取多种形式(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进行的,同时关注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9]刘诚平认为:“评价应多采用定性评定的诊断和鉴别,导向与激励,而不是仅对研究的论文或展示的作品水平本身进行评价。”[10]可见作者认为的评价方法为定性评价的方法。袁建平等认为:“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对个人评价与对小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方法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11]吴善亮认为:“根据研究性学习常规评价表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既注重活动成果的展示,更重视研究过程的评价。”[12]吴照认为:“构建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13];文中还给出了《天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评价表》和《水域环境综合整治专题研究性学习评价表》[13],可以看出作者认同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方法,认同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认同量表法。还有学者指出:“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方法多种多样,除了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外,还有成果展示法等。”[14]对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除了论文外,还有一本专著———段玉山的《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书中提到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有目标评价法、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成果分析法、卷宗评价法、评定量表法、自评或他评[15]

 

           杨思窍提出地理活动课程的评价方法为自我评价、观察评价、民主评价、成果评价[16]。陈素芹认为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学生自评法、教师相互商讨评价法、成果评价法[17]。李岩梅论及评价时提到:“除教师外,学生和家长都应参与实践活动评定”,评价方法有“观察法”、“问卷访谈法”、“测验法”、“评定法”分为“口头评定和量表评定”[18]。此外,《“新课程中的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资料汇编》一书中汇集了10个方案,上海和福建省都制定了“实践活动评价量表”,特别是福建省提出了“实践操作”的考试方式和“表现性任务评价”。

     

           李道春指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每个小组……给其他九个小组打分……地理教师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数的基础上算出各个小组的成绩。”[19]刘有青提出:“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需要进行独立的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习者的表现即可。”[20]显然,作者赞同表现性评价法。《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式和应对策略》和《地理实验试题的命题意图、解析》中研究的是地理高考题,采取的评价方法为闭卷测验法[21][22]

 

          韩玉清在地理学习评价的观察法研究中提出观察表法,观察表格式主要有事件描述格式和等级量表格式两种[23]。段玉山提出的地理学习评价方法有书面测验法、谈话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作业法[24]。陈澄、樊杰提出的地理学习评价的方法有书面测验、观察法、作业法、评定量表法(实验评价量表)、档案评价、学生评价[3]

 

          将以上的评价方法归纳起来,再结合地理实验的本质可得出如下结论:到目前为止,地理实验学习评价的方法有23种,分别是实作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现场评价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评定量表法、目标评价法、成果分析法、他评法、自评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绝对评价法(等第制评价、分值评价)、实地考察法、量表法、实践操作的考试形式、表现性任务评价、口头演说法、讨论法、答辩会、提问法,基本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25]的原则。

 

          5.评价方法的影响因素受到关注。王民在《新课程教学论》中论述到,“不同的评价原因、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2],即评价方法要受到评价目的、评价原因的制约,但评价方法不只受这些方面的影响,还要受评价观念、评价效用、评价规律的制约。

       

           二、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1.理论依据不完善。在一定指导思想下的评价方法都有其理论渊源,目前还没有直接写地理实验学习评价的理论依据的文章。张亚南认为地理教育测评的依据是地理教育目标[25]。陈澄认为地理教育测评的标准———地理教育目标[26]。张亚南、陈澄的观点趋于一致。段玉山认为地理新课程教学测量评价的新观念———发展评价观和多元智力评价观[24],即现代地理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为发展评价理论和多元智力评价理论。这显然与普通的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没有区别,地理教学除了与普通教学的依据有共同的地方,它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依据。从目前看地理学习评价的理论依据还需进一步完善。

 

           2.评价功能急待研究。有人研究过教学评价的功能(如李定仁提出“关于教学评价的功能,在近二十年的研讨中大体是沿着导向功能、证明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来加以论述的”[27]);也有人研究过地理教学评价的作用为导向作用、鉴定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26];而陈澄也论及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2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没有关于地理实验学习评价功能方面的文章。

 

           3.所遵循的原则有待于完善。在福建省的评价方案中指出,学生评价的原则有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天津市的评价方案中写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学生”,评价的一般原则是正面评价、重视过程、重视应用、重视体验。段玉山认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为差异性原则、过程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性原则[24]。陈素芹在《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中认为中学地理活动教学评价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则、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可行性原则[17],但是没有人研究地理实验学习评价该遵循哪些原则。

 

          4.评价标准需于进一步明确。袁建平列出了“石山玄武岩考察”的评价标准:“评价其观察是否仔细,一些火山岩标本或地貌素描是否准确,火山岩在当地的分布是否真实,报告写的是否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等”[11]。田宏文指出一级指标为过程指标、成果指标、应用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下有二级指标[29]。赫兴无制定了“有关噪音污染问题的调查与讨论”活动的评价内容标准表[14]。李岩梅提出了“地理课实践活动成果评定表”[18]。李道春提出的评分标准是:“满分100分,正确绘出工业开发区在县城正东方的位置……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文化地理等区位优势能正确说明。”[19]韩玉清提出观察法的等级量表格式,评价要点为运用地图的能力,操作仪器的能力,辨认方位的能力。评价的等级为优、良、中、差[23]。陈澄、樊杰提到评价学生地理实验活动的水平,评定要点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效果,目标层次为A、B、C三级[3]。周顺彬主张:“鼓励他们参加天象观察、太阳高度角测量等实践活动,鼓励他们自主开展课题研究,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设计环保方案,绘制学校或公园、住宅小区的平面图,以此评价他们对地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30]其实,在地理实验中,我们不仅考察地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还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综上所述,地理实验的评价标准或多或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地理实验分为制作类地理实验、观察观测类地理实验、参观调查类地理实验、虚拟类实验,它们在评价标准上应该有所不同,可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此进行探讨过。

 

          5.学生互评中操作方法不当。周慧指出:“评定时发现评定的尺度难以把握,尤其是小组评价,由于学生本身的认识水平有限,发现在评价过程中很多学生不善于看待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人的评价不够客观和公正,与此相反的是在评价自己时却显得高傲自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31]可见,在评价过程中要实现公正,还需做很多工作,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评价人员的评价观念淡薄。

 

           6.闭卷测试不够科学。高考出现地理实验题,这是地理学习评价的一大飞跃,象征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闭卷测验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它无法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学者提出在高考中要加试理科实验操作,笔者认为这有很强的科学性。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地理实验理论研究。目前有人认为地理学习评价的理论依据为地理教育目标,有人认为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发展评价理论。笔者认为,地理实验学习评价的理论为发展评价理论、多元智力评价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和地理实验理论,但目前对地理实验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进一步加强。

 

            2.加强评价方法的功能研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评价方法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科学性,而人们却忽视了评价方法功能的研究,笔者认为评价方法的功能区别与评价的功能,它有助于评定学生地理实验学习的结果,还应该有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鉴别的功能和激励的功能不属于评价方法功能的范围。

 

          3.加强遵循原则的研究。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笔者认为评价方法所遵循的原则为针对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4.进一步明确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制作类实验的评价标准为:所用材料是就地取材;制作过程中出现失败会继续努力;作品具有科学性;作品具有直观性;作品具有实用性;作品具有创新性。观察观测类地理实验评价的标准为:实验过程中有好奇心;观察仔细、准确且能发现问题;能够正确操作仪器;素描或统计图表准确;记录完整;与组内合作愉快;实验报告具有说服力。参观调查类地理实验的评价标准为:积极参加实验项目;记录资料是否完整;资料处理恰当;能与组内、组间愉快合作;实验报告能正确填写;作品有新意。虚拟类实验评价标准为:学生是否有好奇心;是否能够复述实验的现象;是否能够根据实验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实验报告填写情况是否正确。以上四类实验评价的目标层次均为A、B、C三级。

 

          5.要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解决的问题是要转变学生观念,分数不再是学生的命根子,评价是为了了解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还存在哪些困难,不是为了鉴别他们的高低。评价过程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让每位学生觉得自己是评价者,评价必须保证客观公正。

 

          6.要实行操作性考试。笔者认为操作性考试不仅可以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还可以评价创新能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虽然当前实行操作性考试比较困难,但它必将成为一种科学的考核形式。

 

          综上所述,关于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体系会不断地完善。

 

           注 释: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中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04年所编的《“新课程中的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资料汇编》。

           参考文献:

          [1] 金姝兰.构建中学地理实验课的科学体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2004(6).

          [2] 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4] 袁孝亭,王向东.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地理教育, 2003(5).

          [5] 孔云,李家清.浅论地理研究性学习[J].地理教学,2006(9).

          [6] 李青.研究性学习和地理新教材教学的整合[J].地理教育, 2002(5).

          [7] 陈田夫.调查家乡土地利用状况开展地理研究性[J].地理教育, 2006(3).

          [8] 陈林森.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 2002(3).

          [9] 张杏梅.重新审视研究性学习中地理教师的角色[J].地理教学, 2006(11).

         [10] 刘诚平.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细化操作初探[J].地理教育, 2002(2).

          [11] 袁建平.自然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计[J].地理教育, 2001(2).

          [12] 吴善亮.研究小课题,走进大社会[ J].地理教育,2004(1).

          [13] 吴照.体验、合作、综合———上海市格致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介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4(1).

          [14] 赫兴无.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3).

          [15]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研究性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6] 杨思窍.地理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1).

          [17] 陈素芹.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18] 李岩梅.地理实践活动成绩评定设计初探[J].学科教育, 2002(5).

          [19] 李道春.“城市工业开发区”专题探究设计[J].地理教学, 2006(3).

          [20] 刘有青.让地理学习充满探索[ J].地理教育, 2004(4).

          [21] 李慎中.地理探究能力的考查方式和应对策略[J].地理教学, 2005(5).

          [22] 马莉莉.地理实验试题的命题意图、解析与训练[J].地理教学, 2006(12).

          [23] 韩玉清.地理学习评价的观察法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4(5).

          [24]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测量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5] 张亚南.地理教育测量———理论及其在地理高考命题评价中的应用[M].科学出版社, 2000.

          [26] 陈澄.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7] 李定仁.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8] 郭凯昱.银川市初中地理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 2005.

          [29] 田宏文.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指标[J].地理教育,2003(5).

          [30] 周顺彬.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评价策略[J].地理教学, 2003(6).

          [31] 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评价[J].地理教育, 2005(1).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课题“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编号:06EJC21,主持人:徐宝芳);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课题“《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及教材建设研究”(内教高函[2006]27号,主持人:徐宝芳)。

 

          作者简介:孙俊梅,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级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转载于《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7年第7期)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