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芳1史利杰2
(1.内蒙古师范大学 教务处, 010022;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科院, 010022)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目前地理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在地理技能教育、能力教育、地理知识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的功能。地理实验与实习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 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功能
自古以来,地理在我国始终被认为是人们必备知识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素养更是21世纪的公民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之一。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目前地理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便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一种很好的途径。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活动,包括地理实验和地理实习两大类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是以实践来带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与地理实验、实习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专家学者关于地理实验与实习功能论述文献的调研和对自身的地理实验与实习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主要有四大类教育功能。
一、地理技能教育方面的功能
1.地图、图表的绘制技能。在地图的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校园或家乡的平面示意图等,在把地物转化为地图符号的过程中,让学生归纳出地图的基本要素,并初步掌握绘图技能,使得学生对地图具有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地使用地图的意识;又如根据某城市12个月份的气温数据,绘制该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气温年变化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事物的能力。
2.地球仪的使用技能。学生在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时候,才会正确把握地球仪的转动方向,使用地球仪的正确姿势等。
3.天象、气象、水文、地震、环保等方面的简单测报仪器使用技能。如在月相观测的实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天文望远镜使用技能,在气温观测的实习活动中训练学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在冷锋暖锋的实验过程中训练学生冷锋暖锋演示仪的操作方法,在降水量的测量实验中培养学生使用雨量器的技能。
4.地球、地形等模型的制作技能。如学习制作简易地球仪、三圈环流模型、内蒙古主要地形模型,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等,这些模型的制作,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二、能力教育方面的功能
1.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自然界时,必须对山、水、动物、植物、土壤等要素进行仔细观察,还要从它们的细微变化或特点中发现要素间的联系,选择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而且还能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自然事物的主要特征与联系。不难看出,通过自然景观的观察,可以培养个体的观察能力。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末年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了广阔的胸怀和精微的观察能力”[1]。《徐霞客游记》“不仅是旅游见闻的记述,而且也是对地理事象的实地考察记录和自然界现象规律的探究,其中很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因而是一部具有科学意义的地理学巨著。”[1]这部巨著的问世,与徐霞客在长期艰苦的旅途中锻炼的敏锐的观察力是分不开的。可见地理实验与实习对于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积极观察品质(如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细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2.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在地理实验与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不仅可以得到具体知识,在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前学生会对地理事物的过去情境、现在、未来发展产生联想和想像,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加以引导,就会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人们在观察中,想像力往往能纵横驰骋,游乎庙宇,超越时空。而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囿于一地,人的想像力往往会枯竭。
3.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使学生观察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能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客观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王安石游褒禅山时,豁然顿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在地理实习中,训练学生有条理、有步骤、按顺序地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组成、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判断,从而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4.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受到规范的实验与实习训练。如地理实验教学活动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等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野外观察训练,要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结合观察对象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进行观察,还要对观察成果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总结。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地理实验与实习还能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三、地理知识教育方面的功能
1.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模拟展现地理过程,有利于地理演变知识的学习。例如,地壳活动这样的自然过程,分布空间广大和演变时间久远,使我们无法直接观察,也无法把过程直接而又真实地引入课堂,但是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地壳演变过程,虽然这与自然界中真实的冰川侵蚀和沉积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观察地理事物演变过程的机会。有些地理过程,我们可以缩小它的空间和时间,比较直观地引入课堂教学,如“流水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地理教师可以设计地理实验,模拟展现地理过程,把漫长的宏观的地理过程压缩介绍给学生。
2.地理实习可以展现地理景观,有利于地理景观知识的学习。“地理景观”一词用于学校地理学科教育中,一般是指综合的地理景象而言。例如反映平原、高原、盆地、沙漠、草原、森林等一类自然地理景象的知识,属于自然景观知识;反映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一类人文地理景观的知识,属于文化景观知识。这些地理景观知识,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进行不同地域的实地观察,这对于形成学生的地理景观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3.地理实习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地理事物,有利于地理名称和地理分布知识的学习。地理名称一般简称地名,它是个体地域的指称,它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分布知识能使人们获得关于地域的地理位置以及该地域的地理空间的概念。传授地名和地理分布知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地图方法和实地考察方法是很有效的方法。
4.地理实习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地理表象,有利于地理概念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首先必须形成正确的地理表象,否则,抽象的地理概念犹如一座“空中楼阁”,学生不可能掌握它们的真正含义,而通过实习来实地观察观测是形成学生地理表象的最好方法之一。例如高中教材中的天文知识部分,概念抽象,距离感遥远,学生往往一下子难以适应,而单靠死记硬背是无法从根本上加以理解的。比如其中的“月相”知识,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容易与其他知识混淆。这时可组织天象观测,指导学生记录不同月相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绘出天象位置图,然后加以总结,有利于他们对月相知识的学习。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功能
1.地理实验与实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地理并初步认识到地理科学的价值。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地理实验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地理实验无论在设计还是在操作、展示实验成果的过程中,均包含着无数的快乐因子。内蒙古地区的学生可以在草原上学习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区别,云南的学生可以在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中学习动植物的多样性。总之,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实验和实习的过程中,必定会普遍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而且使地理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地理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2.地理实验与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如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光化学污染等,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我国的基础地理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地理实验与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从切身的感受中体验出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地理教育具有进行国情教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丰富的国情教育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国有着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遍布全国。例如位于海拉尔区的学生,在考察了海拉尔区地形之后,可以去位于海拉尔西山的“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进行人文地理实习。那里记载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华战争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用血淋淋的历史来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报国志。
4.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地理实验与实习虽然充满了实践和探索的乐趣,但是,实验尤其在野外实习对学生毅力和体力都是一大挑战。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可以使学生在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环境监测中切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与艰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做事严谨、认真和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努力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5.地理实验与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多地理实验和实习需要小组合作来完成,需要学生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地理实验中,学生之间会有很多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他们的思想观念可以经常互相碰撞、融合、共振,形成一个动态的群体,可以培养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乐群外向的性格。在校外地理实习活动中,学生与社会成员暂时结成一种实践性的友好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优秀的社会成员所显示的人格力量,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在地理实验与实习的实践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觉与他人合作去解决问题。
6.地理实验与实习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自然美、人与自然间和谐美。如无论面对浩瀚深远的苍穹,缤纷多彩的点点繁星,还是在峨眉山金顶上眺望天际的大雪山,无论是观“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还是望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人们都可以体验到一种对伟大、崇高、神圣事物热爱的感情,获得勇气和信心。这些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自然物,给学生以无限丰富的美感。当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美的事物时,会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陶冶其情操。在人文地理实习中,教师应将人文地理知识中赋有丰富的社会美和艺术美展现给学生。如名胜古迹、乡村聚落等等,与普遍的颇具生动性和物质性的自然美相比,往往更高级、范围更广、更富有情感性和思想性,这些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思想感染力,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和联想。总之,在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得到地理美的启迪。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2]地理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理不是干瘪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学习地理要让学生“因图识地,以地析理,由理释地,知地知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带领学生做地理实验,进行地理实习。地理实验与实习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活动,应该大力推行地理实验与实习教学方法。这不仅是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实现地理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褚绍唐.徐霞客旅行路线考察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1. 110, 94.
[2] 褚亚平,等.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78.
[3] 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16-123.
[4]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71.
作者简介:
徐宝芳,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史利杰,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4级研究生。
(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