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8.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日期:2012-11-22]

 

徐宝芳  史利杰

(11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21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关键词:  中学地理实验; 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633. 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0916 (2010) 0220101203)

 

 

        一、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地理实验内容、地理实验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结构。笔者认为,一般的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由四个步骤组成,见图1。

 

        图1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示意图

 

 

       

       该教学模式阐明了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各自的活动内容、任务和活动过程,是对地理实验教学过程的抽象与概括。

      根据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方式的不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三种。这三种教学模式是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子模式,他们遵循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一般要求与程序,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

 

        二、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子模式

 

        (一)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演示实验在中学地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地理实验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操作者不同可分为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根据使用的仪器和材料不同可分为真实演示和模拟演示(实物模拟和虚拟模拟) 。

        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为了探讨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我们开展了实证研究,详见案例一。

        案例一:气旋演示实验

        第一步:实验设计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拿出设计方案。

 

         气旋演示实验的方案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演示气旋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气旋中心和四周高低气压分布的状况;

        2. 了解气旋中气压梯度力的指向;

        3. 了解气旋中气流的水平运动状况和垂直运动状况;

        4. 了解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其成因。

        主要仪器:气旋演示仪

 

        第二步: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气旋演示仪,详细了解该部分知识点,充分备课。

        学生:了解气旋演示仪的使用方法,明确实验目的、阅读教材中气旋部分内容。

 

         第三步:演示展现

 

        教师:介绍仪器名称,通过操作按钮来控制指示灯的运动,讲解气旋的具体知识,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模型等。

        学生:观察模型,理解实验内容等。

 

        第四步: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实验的成功与不足,完成教学反思。

        学生:总结实验的优点与缺点,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按照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完成气旋演示实验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了演示实验的优势。该案例说明,我们设计的演示类实验的步骤是可行的,同时,又要根据具体的地理实验项,灵活使用该教学模式。

 

        (二)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绘制地图、制作地理模型等29项地理实验均可采用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以下我们通过"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实验"来进一步说明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使用问题。

 

        案例二: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实验

 

        第一步:实验设计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拿出设计方案。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制作

        实验类型:制作类实验 

        实验目的: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掌握其各个部分代表山体的位置和名称。

        主要器材:纸板、细线、小刀、铅笔、剪刀和白纸。

        制作方法:

          1. 铅笔在硬纸板上画出等高线图;

          2. 将画好的等高线图剪开成几个大小环环相套的纸环;

          3. 把剪下来的纸环用线从大到小穿起来,注意每层之间要留有大小相等的距离;

          4. 每个纸环上相同的位置标出高度值,每层之间的高度差为200米。

 

         第二步:实验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第三步:制作、观察

 

        教师:指导学生具体制作。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完成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制作。

 

        第四步:总结评价

 

        教师: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建性意见。总结此次实验的成功与不足,完成教学反思。

        学生:同学之间互相评比,在制作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制作手工的精制程度上学习各自的优点。完成实验报告,整理实验记录。等高线地形模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该内容。该案例表明,一些地理实验项目,不但可以通过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而且该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

        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和地理调查而设置的。该模式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观察、调查和观测。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如图4所示。

 

 

        下面的案例三是我们针对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开展的一次地理实验教学活动。

 

        案例三:大青山南麓地质地貌考察

 

        第一步:实验设计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拿出设计方案。

 

          大青山南麓地质地貌考察实验设计

 

        一、路线设计

 

        呼市- 巴彦镇- 古楼板(18公里) - 哈拉沁沟(水泥厂北沟)

 

        二、时间

 

        2006年11月5日(周日)上午8点出发,大约12点30返回。

 

        三、带队教师

     

        内蒙古师范大学老师:巴特尔、张卫青。

        呼和浩特第一中学教师:陈萍、侯荣、刘佳等。

 

        四、实习学生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史利杰、孙俊梅、王香东等。

        呼和浩特第一中学学生:实验班学生。

 

        五、观察地点

 

        地点一:古楼板

        地点二:哈拉沁沟

 

        六、观察内容

 

        (一)褶曲的观察

 

        1. 观察褶曲要素; 2. 观察褶曲形态; 3. 褶曲成因分析。

 

        (二)断层的观察

 

        1. 观察断层要素; 2. 观察断层存在的标志; 3. 断层成因分析。

 

        (三)岩石的观察

       

        1. 沉积岩特点及成因分析(包括砾岩、泥岩、页岩、砂岩) ;

        2. 变质岩特点及成因分析(包括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 。

 

        (四)河流阶地的观察

 

        1. 观察河谷及组成; 2. 识别河流阶地类型。

 

        七、学生活动内容

 

        (一)采集岩石标本:泥岩、页岩、砂岩、变质岩、火成岩

        (二)绘制褶曲、断层简图(绘制剖面图:剖面方向、比例尺、图例)

        (三)学习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

        (四)完成野外观察报告

 

        八、携带仪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小刀、铅笔、橡皮、标本袋、野外记录簿、GPS、摄像机等。

 

        九、总结工作

 

        1. 撰写考察感想。   

        2. 召开主题报告会,制作PPT,介绍自己的收获。

 

        十、注意事项

 

          1. 严格把好安全关,采取教师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2. 参加此次活动学生,必须在家长签署同意意向书之后方可参与。

          3. 考察之前,对参加的学生进行有关考察的内容介绍和安全教育。

 

        第二步:实验准备

 

       教师:物质条件的准备包括车辆、相机、实验仪器、实验资料;非物质条件的准备包括学校、家长签署协议书,实验参考资料,对学生进行实验内容和安全教育等。学生:配合老师搜集大青山地质地貌资料并预习,学习使用罗盘及全球定位系统等。

 

        第三步:观测、观察、调查

 

       教师:教师讲解岩层地质构造成因,介绍地貌类型,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辨认岩石名称,维持秩序和安全。学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观察点的地理位置,使用仪器测量岩层的产状,采集标本,绘制略图,记录实验数据。

 

        第四步:总结评价

 

       1. 完成实验报告:大青山南麓地质地貌考察报告。

       2. 学生完成小论文:大青山南麓地质地貌考察。

       3. 开专题报告会

 

       实验回来之后,举行了大青山地质考察专题报告会。

 

       时间: 2006年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四点半

       地点: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参加教师:陈萍、乌日娜、侯荣、告学生:阮楚君、高洁、贾文娟、王晓露等。

       综述:同学们都表示这次野外考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大自然中学到了课本中难以体验到的知识,亲身体验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雄伟,希望学校多举行这样的活动。

 

       4. 向全校学生宣传展览地理实验内容大青山地质地貌考察实验是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步骤有条不紊的进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本文归纳出1个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总模式和3个子模式,即演示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制作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实践类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三种。本文研究只是获得了初步的结论,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地理教学的发展和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也会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地理(七年级上册) [M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地理(七年级下册) [M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地理(八年级上册) [M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地理(八年级下册) [M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5]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地理(上册) [M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6]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 地理(下册) [M ]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7]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地理教学, 2001 (9) : 13.

         [8]  褚亚平,等. 地理学科教育学[M ]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9]  钟启泉, 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 ]1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0]  袁书琪. 地理教育学[M ]1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11]  夏志芳.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 ] 1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

         [12]  褚亚平,等. 地理学科教育学[M ] 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3]  国外中学实验———地理[M ] 1林培英,曾红鹰编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4]  (美)帕迪利亚. 徐建春,等译. 科学探索者[M ]1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15]  张伟锷,等. 地理制作及实验[M ] 1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0.

         [16]  金德生. 地貌实验与模拟[M ]1地震出版社, 1995.

         [17]  奇妙的科学实验室———地球篇[M ] 1江秀瑛,译.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8]  张景新,等. 地理课外活动[M ] 1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  击振玲,范思源. 中学地理活动课指导[M ] 1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0]  薛纪渝,许嘉琳,潘宝林. 环境学概论实验实习[M ] 1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2期 )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