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第三章 第1节地理课堂讲解行为

    [日期:2012-11-27]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由讲解、讨论、提问、指导、指导讨论、反馈、评价、管理等要素组成,它们在教学活动中交替出现,而且处在相互影响和转化之中。加之教学行为具有显著的情境性,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行为呈现出千变万化、复杂多样的特征。同一类教学行为在教学功能和方式上存在着某种共同特点,它们因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规律性,而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学行为。

 

      本书的第三章着重讨论地理教师的课堂讲解行为、提问行为,第四章着重讨论指导行为、呈示行为、实验行为等。

 

第一节    地理课堂讲解行为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传递的载体,教师语言行为是教师运言形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地理教师课堂讲解行为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行为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陈澄、段玉山等人把地理教师课堂主要讲解行为分为描述式讲解行为、叙述式讲解行为、论证式讲解行为、阐述式讲解行为等。参照他们的分类,本书认为,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方式主要有描述式讲解、叙述式讲解和阐述式讲解等行为。

 

      ①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5.

 

      (一)描述式讲解行为

 

      “描述”是指地理教师运用地理语言向学生讲解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用生动、形象、逼真的地理语言阐述地理事实、描述地理现象。

 

      描述式讲解行为的特征是:多用描写兼用叙述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来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在描述地理事物时强调被描述对象的形、态、神。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的语言方式,它要求教师的讲解富有生动性和饱含情感色彩。

 

      1.生动性描述——呈现万千地理世界

 

      地理学科研究范围广大,涉及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宇宙太空,下到岩层海底。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方面:天气的奥妙、地形的奇特、山林的幽深、河流的变迁等,都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在人文方面:人类智慧源远流长,产业发展丰富多样,世界文化精彩纷呈,国际政治复杂多变,贸易交流你来我往,民宅民居形态各异……这些也都构成人文地理学的丰富内容。作为地理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生机勃勃的事物从“死”的文字中活化出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感受和欣赏这个世界。

 

      运用描述式讲解可以“将文字还原为言说,将死的文字转化为活的语言”,但这一言语行为“并不是仅仅将无声的文字成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从语言(文字)到语言(口说),而是透过文字去看思想后重新形成言说。”通过教师细腻生动的描述,能够消解文本与学生的疏离,沟通文本与学生两者的精神空间,有效地赋予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以生命,使学生获得地理感性认识,建立地理表象。

 

      ①张祥云.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案倒3-1-1]运用语言美感打动学生

 

      在讲述中国三大自然区时,我先形象地做了以下三段描述: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片片麦田随风起伏,似海浪,一波又波。远处是茂密的森林,树叶沙沙作响,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从林边向东流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碟纷飞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草原的尽头,是一片望不到头的沙漠,大风起兮云飞扬……”

 

      “天高流云,三江雪韵,藏羚飞舞,雪莲歌唱,绝处风景,尽在此处……”

 

       多么美丽的地理景观啊,学生被我描述的“画面”所陶醉。

 

       尔后,我要求学生在学习三大自然区时尽量想象我所描述的景象而展开地理思雏。

 

      案例3-1-1实现了描述式讲解行为的两个基本功能:

 

      首先,传递了形象的地理景观的心理图像。案例中该教师运用细腻生动的语言,结合精选一系列诗词与歌词,描述了三大自然区各自独特的景观,加上语气、语调的起伏,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祖国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画卷,用形象的言语引导学生思维的展开。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处在高度兴奋之中,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其次,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体验审美情趣。地理学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克里克认为:“倘若一个地理学家不能像风景画家和诗人一样掌握地区美的特征,他描写的东西就欠缺真正的内容和最美的修饰。”②同样,倘若一个地理教师不能描述地理美的特征,他的课

 

       ①李航.营造富有美感的地理课堂[J].地理教学.2008(4)

 

       ②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三维模式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9.

 

      我问大家:“你读了这首诗以后有怎样的感受?”

 

      有的学生说;“娘,我的兄弟他回来了》诗中字里行问洋溢着海峡两岸同胞在情感和心理上相互认同、血肉相连的文化气息。”

 

      “好,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书中的A、B、C、D材料。材料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地缘上、血缘上、历史文化渊源上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开姑小组讨论!”

 

      讨论,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同时也把全体学生的情感推向了新的境界。

 

      案例3-1-2中,“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这一课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体现更多的是地理学科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价值。案例中的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放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选取饱含浓浓爱国情怀的小诗,以此为教学的抓手,用爱国情感感染学生。

 

      总之,教师要体现描述式讲解的情感性特征,既要选择蕴含情感因素的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用自己饱蘸情感的教学语言和教学风貌影响和感动他们。

 

      二、叙述式讲解行为

 

      叙述式讲解行为是指地理教师使用地理语言向学生陈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过程、地理演变等地理事实性知识的讲解行为。其特征是:多用叙述表达方式讲述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叙述式讲解要注意叙述的顺序.前后次序和时间要叙述清楚明白,表达要完整贴切,语言表达应简洁流畅,准确生动。

 

      [案例3-1-3]忽悠地理:“城市的起源”课堂实录(片段)

 

      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学生一阵哄堂大笑)

 

      那时候人们还是靠狩猎与采集勉强填饱肚子,打到兔子吃免子;打到野猪吃野猪……那个时候人们都没有挑食的坏毛病(眼睛环视垒班,脸上一丝坏笑)。

 

      ①龙泉.忽悠地理之城市起源的故事[OL]. http://blog.cersp.com/userlog/849/archives/2006/203672. shtml.

 

      我们家可能最擅长打兔子,祖祖辈辈都是打兔子,随着打兔子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天打回的兔子吃不完了,这叫什么?(学生回答;剩余产品)对,于是我就产生了换换胃口的想法。于是我就会拎着两只兔子到部落的其他家庭去转转,看看谁家有吃不完的野猪肉,想换点野猪内吃吃。有时候这种交换可能成功,有时候可能很难成功,也许我的邻居们恰巧也都只舍打兔子。

 

      为了提高这种交换的成功率,我们就约定……(我故意停顿三秒钟,眼睛再次环视全班,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很多人都瞪走了眼睛,竖起了耳朵,我故意语气神秘地继续讲。)在每个月的月面之夜,在部落边上的那棵大树下,把自己多余的猎物都带来。(学生们大笑起来)这样交换的成功率就会比以前提高很多,但是,也有不凑巧的时候,某个月圆之夜,大家来到大树下,都一起打开自己的口袋,发现(停顿三秒)垒是兔子。(全班狂笑)

 

      这时候——站出一个人,大叫一声:“我就住在树下不走了,你们把自己的猎物放在这里,在石头上刻下自己想换的猎物是什么。你们每天都可以把猎物送到我这里来,我帮你们交换。”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是谁?(全班马上安静下来)这个人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小卖部老板,世界上第一个商人,世界上第一个城里A啊!(全班狂笑)安静!安静!这是真的!城市的定义是什么?(大家都看着我)城市就是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这个再不打猎,再不从事农业活动,住在大树下面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不是城里人,是什么?

 

      好,我们总结一下;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正是因为打猎的技术创新才导致打的兔子吃不完,才会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才会产生交换的欲望。

 

      2.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正是那个大叫一声的人,勇敢地选择了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当商品交换由偶然性发展为经常性时,便在适于货物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大树下)出现固定的交易场所——集市。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变换的发展,交换地域的进步扩大,集市就可能演变为城市。

 

      (学生大笑,估计是笑我胡编)笑什么?笑什么?我可是按教材上讲的哦,请大家打开教材,看必修下第45页“城市的起源”。(大家翻书,发现果然我说的都是教材上的原话)

 

      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多数教师仅止于对课本所列举的两个基本条件的分析,说明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劳动分工如何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城市的起源作为一种地理现象,必然有其发生、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教师仅仅就事论事,就教材所列条目进行解释说明,会割裂城市起源的过程性特征。于是案例中的老师另辟蹊径,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城市起源的过程,利用叙述式讲解的“顺序性”特点,不仅说明r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也为学生理清了城市发展的过程。其讲解行为表现出以下特征:

 

      1.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案例中的教师采用第一人称,将自己放进故事中,用词贴切生动,拉近了历史与现实、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另外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发挥了语气语调的作用,如教师“我故意语气神秘地继续讲”,这种语气似乎把学生带入了神秘的“月圆之夜”,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讲解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案例中教师虽然是在讲故事,但并非天马行空,信口开河,而是遵循着严密的逻辑推理,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例如“随着打兔子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天打回的兔子吃不完了”这简单的一句,不仅说明了剩余产品的产生——“打回的兔子吃不完了”,还说明了导致剩余产品产生的原因——“打兔子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就合理而形象地揭示了城市起源的第一个条件,即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接下来,“我产牛了换换胃口的想法”,这交待了交换产生的主观因索,“于是我就会拎着两只兔子到部落的其他家庭去转转,看看谁家有吃不完的野猪肉,想换点野猪肉吃吃”。变换就产生了。叙述式讲解以事物发展的过程为主要任务,在形式上可以足顺叙、倒叙或夹叙夹议,但它必须要有清晰的时间线索和前后顺序,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会导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对学科内容却一头雾水。

 

      3.适当运用体态语言优化讲解效果。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例如,教师“眼睛环视全班”是教师讲解中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情了解学生的接收程度和兴趣态度,及时调整教学。同时,教师“脸上一丝坏笑”,既真实地表露了教师的心境。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我故意停顿三秒钟,眼睛再次环视全班”,此刻的停顿打破了讲解平铺直叙、一成不变的节奏,预示着接下来故事即将发生转折,同时也给了学生思考、消化和组织教师所讲内容的时间。总之,教师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等体态语言,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牛的注意,传达更为丰富真切的知识信息。

 

      三、阐述式讲解行为

 

      阐述式讲解行为是指地理教师以地理概念、规律、成因、特征等原理性知识为中心内容的讲解行为。其特征是:多用议论兼叙述的表达方式,强调原理的推证和证据的组织,交汇应用分析、比较、演绎、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并配合板书、提问等相关教学行为。其行为过程如下(见图3-1-1):

 

      1.地理特征的讲解

 

      地理特征是指该地理事物或现象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特别显著的征象或标志,它是地理事物或现象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反映。地理特征反映地理事物的基本特点及性质,一般通过比较、概括的

 

      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中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83.

 

      ②区培民.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课堂教学一体化的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5.

 

 

 

      讲解方式实施教学。我们通过分析下面的教学片段,讨论教师的讲解行为特征。

 

      [案例3-1-4]“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学片段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师提问]

 

      1.为什幺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

 

      2为什幺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学生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

 

      1.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2.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过渡、承转]

 

      从刚才的学习可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区域。

 

      (板书)二、农业布局特点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内容P69第一、二、三自然段,完成下表: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请两名同学代表小组在黑板上做,看谁做得最好,其余同学同桌讨论完成)

      [老师点评学生完成的结果](用多媒体显示各农业区域的景观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老师总结归纳]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递减,春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往北递增,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厦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兴安落叶松是采温带针叶林区的代表树种,它是最喜光叉最耐寒的树种。东北地区西部有着良好的牧业条件,井由此成为我国重要的放牧畜牧业区。

 

      在本案例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如下表所示:

 

      表3-1-1

  主要教学步骤

教师行为

1. 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导入问题

2.通过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呼伦贝尔高原的积温和降水的比较,说明区域特征的差异。

讲解:比较、概括

3.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

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业生产区域。

讲解:过渡、承转

 

4.板书呈示,布置学习活动。

指导:阅读、练习

板书:学习主题、练习呈现

5.指导学生练习,并对学习结果给于评价

指导:讨论

评价:作业

6.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归纳出东北

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的特点。

讲解:概括、总结

 

      本案例中,地理教师通过提问、讲解、板书、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展开教学。在提问行为上,教师从区域的特征差异人手,导入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使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进入预设的路径。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对东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差异,还处于一个模糊和不完整的认识状态,教师给予及时归纳和总结,明确结论后,进而引出本节学习主题。教师的讲解主要为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因此,主要采用比较、对比的方式进行讲解。区域特征的讲解,主要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以及生产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阐释,突出了对地理要素的分析和地理特征的概括总结。教师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书行为上,教师设计了-个供学生填充的表格,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后,进行填充练习。这种方式,也是强调了比较方法在区域特征学习中的运用,通过区域差异的比较,其主要特征也就凸显出来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这样的变式练习,给学生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也增加了课堂互动的色彩。教师最后通过讲解的方式,概括和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分布及规律,加深了学地理特征的理解。

 

      2.地理成因的讲解

 

      地理成因学习是地理概念、特征、规律等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学习的深层理解,是地理教学和地理知识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但地理成因比较复杂,学生自己往往难以概括。因此,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分析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因素讲解清楚了,地理成目的阐释也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任何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是由于各种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的结果,这种联系反映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会产生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而又会引起另一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这就是它们的因果关系。其次,要判断所讲的成因知识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地理成应采用与其相应的分析综合方法。对于地理成因等教学内容,一般多用分析、比较、概括的讲解方式进行阐述。

 

      案例[3--1-5]  “洋流的成因”教学片段

   

教学步骤

教师行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学了海水时盐度和温度,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从动态角度来盐度海水的运动,海水的运动有潮汐、海浪、洋流等形式,我们这节课学习洋流的成因。

导入新课

【板书】二、洋流的成因

今天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三个(演示目标要求)。

板书呈示

首先,请大家自己看课文,在书上勾画出关键词,找出洋流的三种成因类型,即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板书】1.洋流及成因类型:

【提问】洋流的三种成因。

【板书】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多媒体呈示】运用投影仪,播放风海流的形成视频。

【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指导阅读

 

 

 

提问

板书

【多媒体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①用气筒吹水槽中的水,水动;②加泡沫塑料颗粒,来回吹;③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

④周周不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

 边演示边设问:

 水流动吗?

 水向一个方向流动得有什么样的风呢?

 没吹风的地方怎么水也流动呢?

 密度流又是怎么回事呢?

【多媒体演示】密度流的成因。

直布罗陀海峡的密度流,井根据此原理,对虹海与亚丁湾、波罗的海与北海之闻的洋流作出判断。

【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域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出现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多媒体演示】秘鲁寒流的成固。

【讲解】秘鲁寒流是一支补偿流,也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它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加以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季风影响),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形成离岸流。于是中层海水便上泛到海面补充,从而形成了垂直补偿流。

【板书】洋流的成因及类型:

(1)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

用形成。

(2)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3)补偿流:相邻海压的海水盈亏引起海水垂直和水平流动

地理试验

分析讲解

提问

多媒体呈示

讲解

多媒体呈示

讲解

板书

 

      案例来源:http://www.xinyuwen.com/kczy/HTML/37278.html.

 

      本案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洋成因的教学。由于洋流的成因比较复杂,教师主要通过讲解来说明地理成因的形成。为了使学生熟悉本节课有关内容,教师采用阅读指导、提问、多媒体模拟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洋流成因的理解。在讲解方面,突出对影响洋流各个因素的分析,并运用地理演示实验,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从而降低学生时洋流成因理解的难度。

 

      3.地理规律的讲解

 

      对于地理规律的讲解,要求地理教师根据地理规律的特点,运用归纳、类推等方式,阐述地理事物的发生、变化原因和过程,以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地理规律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本质联系,教师在讲解时,就要突出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找出地理事物的特点,通过归纳得出结论。可运用具体生动的案例说明地理规律的成因和特征。

 

      [案例3-1-6]“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教学片段(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先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垒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师]比如说我们如果坐火车从广州出发到北京,一路上会依次看到什幺自然带的景观呢?

 

       ①案例来源:

 

      http://www.pep.com.cn/gzdl/jszx/kbjc/jxsj/bxl/dwz/2O0512/t20051209_237579. htm.

 

      [生]依次会出现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景观。

 

      1.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板书)

 

      [进一步设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 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对!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师]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样,在陆地上由赤道到两极,自然带的分布就表现为东西、南北更替的现象。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7、5.8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本案例中教师对于“地域环境分异规律”的讲解采取的主要是归纳的方法。通过归纳的讲解方式,能够将地理规律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步骤是:导入问题→解释说明→归纳类推→概括总结等环节。

 

      导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读图,使学生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原因,进而引出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学习主题。

 

      解释说明:教师根据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影响自然带分布的两大因素——水分和热量,来说明不同的地域环境对植物、动物和土壤分布的影响。在讲解过程中,举出具体实例,来说明这些规律的分布特点。

 

      归纳类推:教师通过对影响自然带两大因素的分析,归纳出自然带分布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自然带分布纬向地域分异规律的感性认识。

 

      概括总结:通过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自然带分布的纬向性规律。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