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第五章 第1节 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

    [日期:2012-11-24]

      如果说第三、四章是基于分析思维方法的地理教学行为透视,那么本章则是立足于综合思维方法的地理教学行为研究。我们将教师的单个行为称为行为“珠”,而将串起来的行为“珠”称为行为“链”。一连串的行为一旦纳人结构,就会闪耀出璀璨的光芒。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整合到某种教学模式之中,才会显示出它的行为效果。在利用不同地理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侧重与组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本文从夏志芳、段玉山等学者提出的10多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中,o选择了地理讲练教学模式、地理图表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模式、地理情境教学模式来讨论不同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组合问题。

 

      第一节  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

 

       一、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是指基于某种学习和发展理论,在教学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比较系统、具有典型性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含义:①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经验的概括和系统整理,教学实践是教学模式产生的基础,但教学模式不是已有的个别教学经验的简单呈现。②教学模式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学方法的升华,强调了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在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支配作用。③教学模式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行动的操作性,而且还是一种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因此,教学模式被看作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①夏志芳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36~366

 

 

      地理教学模式足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地理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方式及其程序。其中,“结构方式”是指教学模式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地理课堂教学恬动的整体功能及其各组成要素之问的关系;“程序”是指教学模式在实践上具有序列性和可操作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内在的结构,地理教学模式的结构是由其包含的诸因素有规律地构成的,一般包含如下因素:

 

      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指地理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基础。不同的教学价值观和指导思想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有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等。比如,“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外部刺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而“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建构。

 

       2.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是为完成一定教学目标而创立的。目标是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因素,对其他因素有着制约作用,衡量教学模式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比如,讲练教学模式是以传授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为主要目标创设的,而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地理知识之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并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3.支持性条件(或称手段)

 

      支持性条件是指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效。支持性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内容、教学工具,教学时间与空间等。比如,在运用讲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具备善于倾听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律性;在运用图表教学模式教学时,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板图技能,并且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支撑,才能凸显图表带来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教学时,通常需要各种音像设备的辅助才能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

 

      4.操作程序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详细具体地说明教学的逻辑步骤、实施环节和各部分要完成的任务等。如“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讲解新课→巩固新课→检查反馈;“自学一辅导”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提出要求→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引导发现”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提高总结。由上述要素形成稳定的、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操作方法和步骤,就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内容。这些操作程序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地理教师不仅要精心打磨好行为“珠”,还要组合好行为“链”的先后顺序,把握好不同行为的搭配与时间分配问题。

 

      二、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分析

 

      (一)教学模式制约教学行为

 

      教学模式不同,其指导思想、支持性条件、操作程序也就不同,因而对地理教师的教师行为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地理图表教学模式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科学呈示图表、配合图表讲解、利用图表设置教学情境等,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模式规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类型、方式和实施要求。一般来说,在一个特定的教学模式下,有效的教学行为应具有以下特征:

 

      l.行为的一致性

 

      教学模式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指向,比如地理情境教学、地理案例教学模式下的各种教学行为要分别围绕“情境”“案例”来组合讲解、呈示、提问与讨论指导行为,从而体现对模式内涵理解上的一致性。

 

      2.行为的侧重性

 

      每种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特色,在行为选取上会有所侧重。比如在地理讲练模式的运用中,教师精湛的讲解行为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3.行为的协调性

 

      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的复杂性、知识类型的丰富性和地理技能训练的多样性,因此即使选择了某一种教学模式,也需要调动多种教学行为并加以协调,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要具备呈示行为的能力,必要时还需要有适当的讲解行为配合。

 

      4.行为的可重复性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范式出现,具有典型性、稳定性、可仿照性与可操作性等特征。在相同模式下的教学行为是可以重复的,因此熟悉模式下的行为“链”,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大有帮助的。

 

      (二)教学行为支持教学模式

 

      琐细的教学行为是没有整体感的。实际上,具体的一个个教学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某个教学模式服务着。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行为支持,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空匣子”。要实现教学行为对教学模式的支持,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精心设计与选择教学行为

 

      精选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凸显教学模式的“精髓”。精选教学行为要注意针对性与有效性,还要注意行为运用的适切性与可行性。比如,选择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呈示性行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再比如,当教师创设一个情境时,是通过实验的形式,还是通过表演的形式,或是配乐朗诵的形式,其效果会有所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精心选择。

 

      2.强化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要为教学模式服务,但说到底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因此,地理教师应防止“华而不实”的教学行为与“表演”倾向的出现,在选择和运用教学行为时,要结合学生的地理学习认知结构和特点,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地理课程理念。

 

      3.从优秀教学案例中提升教学行为

 

      地理教师要注意搜集他人与自己的精彩教学行为案例,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应该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实践中的盲目性。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等杂志上,以及地理教育类的网站中有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案例,这些都是广大地理教师实践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教学规律,地理教师应及时消化吸收这些已有的成果,才能在改进自己教学行为时更上一层楼。

  •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