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我们的会员吗?会员登录| 注册

第七章 第4节 校本教研:提升行为的有效性

    [日期:2012-11-24]


   一、开展校本教研的主要意义

 

      1.校本教研是连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校本教研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和教师层面,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他们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强调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基于学校的实践性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进策略。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校本教研内容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课堂既是研究的初始环节,又是将研究所得用于指导具体教学的终结环节,因而能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

 

      2.校本教研是教师通向教育科研的阶梯

 

      校本教研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是在专家和教研员面前正襟危坐的听众,而是教研的真正主人。教师根据教育实践开展日常教研活动的同时,可以在理论指导下形成专题研究,组建课题组,向教育科研迈进。校本教研的主体足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的,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教师便走向了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之路。

 

      3.校本教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正是由于脱离了科学研究才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地位,不能像医生、律师、科学家、大学教授等一样享有受人尊敬的专业地位。①参加教育科学研究不仅能够使中小学教师自身获得应有的尊严,而且能够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研究者,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水平的提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毫斯(L.Stenhouse)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探究的实验过程,研究应成为教学的基础,并明确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②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再是以往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一种专业上的统整发展,而校本教研恰恰是现实中已经证明了的较为理想的促进教师专业统整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地理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

 

      1.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是解决学校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作为个体的教师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仅仅靠个人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因为,一个人的思路和资源是有局限性的,利用教师群体的资源,能够体现集体智慧的力量。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同伴互助中不断改进教学思路,能够更快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在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师徒结对等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校本教研方式。同一教研组的老师搭建起自由交流学习的平台,形成一个“研究共同体”,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①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牡,1998年修订版序

      同伴之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在同伴互助教研活动中,参与活动的教师都能针对活动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活动中大家能够畅所欲言,互相交换教学体会。能够针对共同的问题,通过协商、会诊、交流得以解决。同时,师徒结对也是同伴互助非常有效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教师拜有经验、能力强的教师为师,师傅经常指导徒弟,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让新教师参与实践一反思研讨一再实践这样的教研活动,使新教师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案例7-4-1]松江一中地理校本教研模式——集体备课-分工说课·资源共享

 

      松江一中地理组在开展棱本教研活动时主要的做法是:一是集体备课,地理组所有教师集中集体备课,相五切磋,交流看法。二是分工说课,每住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量,准备完毕进行说课、讲评、研讨,取长补短。三是资源共享,将每位教师的备课资料集中整理,人手一册,作为教师开学授课的参考。具体做法是:

 

      1.原则上,先由每位教师承担一个单元的主讲内容,其余由本教研组的高级教师或教研组长再分担一些,开学初分配给每位教师所主备的内容。

      2每两周固定时间开展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之后,教师轮流主讲自己所负责部分教材的理解与设想,并将其作为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

      3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在组里主讲获得通过后,可发给本组教师人手一份,作为教师合作备课成果供每位教师在实践中借鉴。

      4.每位教师个人的长处优势不相同,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课堂教学的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教案上,留有余地,让教师课后要有教后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地理组围绕二期课改精神要求人人听课和备课,同时也鼓励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来上,寻找最佳的教法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资源共享是很多学校地理教师的成功经验之一。在这方面,下面的案例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案例7—4—2]海拉尔第五中学地理组的课程资源共享模式

 

      海拉尔第五中学地理组是一个具有悠久课程资源共享历史的教师团队。一走进地理教研室——一间小办公室,就感受到浓浓的地理氛围,墙上悬挂着地图和师生的作品,几个大小不同的地球仪并排放在窗台上,书架上摆放着与地理有关的书籍和杂志,办公桌上是几个班级的填充图和练习册。我见到了这里的主人——四位年轻、开朗、干练的地理教师。据她们的介绍,书架上的杂志《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一些书是学校给配备的,其他的杂志《地理教学》《地理教育》。还有书都是她们自己的。现在,学校开通了互联网,培她们的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她们上课用的很多资料都是在网上查找的。网上的地理资源很多,查找起来很费时间,她们就分工协作,建立起共享的资料库。资料库内容丰富,分为地球、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四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中又包含多个子文件夹,每个子文件夹中包含教案、图片、课件、试题和其他资料。这个资料库还在不断更新和补充。四位地理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共享的资源备课、制作课件,受益匪浅。她们强调,实现资源的共享后,她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改善,同事之间的业务交流也更加密切。

 

      2.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的核心内容就是基于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通过课题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校本教研上升到课题研究的层面后,教师如果人人参与课题,时时重研究,那么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水平、兴趣、特长,进行研究设想付诸实践一反思改进探索创新,在研究中提升教学能力,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促进教学行为改进。而一些业务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欠缺的教师,在这种活动中也必将日益成长起来,成为教学能手。例如合肥市第四中学面对地理教师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现实,由教研组长组成课题组,拟定了提高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方案,探索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质量提高的不同策略,所有地理教师都参与课题活动,在研究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很好的效果,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其实,教学研究应该是教师工作的方式之一,是教师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内在机制。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可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使得教师从没有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使得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教师科研的不可替代性.

 

      3.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得更好。这是因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令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对自己的教学效能感也更为自信。可见“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①课程开发意味着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进行不断的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行为进行再思考。这样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的任务,这对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等。不仅要研究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交往、协调的方法等。下面是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个案例。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案例7-43]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①——以旅游活动课程的开设为例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吴虹霞

 

      一、旅游枝本课程开发的条件及意义

 

      我们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较好、比较重视教育的家庭。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相对较多,他们在旅游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时,由于不具有像走读生那样在家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发展兴趣特长的机会就会受到学校统一安排的限制。

      旅游活动课的开设,可以直接解决我校学生这两个现实问题。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鼓励(如每年黄全周的安排),人们外出旅游的频率增加,在旅游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旅游区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等同题,在这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开设校本课程——旅游活动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上人文素养的熏陶,为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能自我保护的文明游客提供帮助,并激发其爱我家乡、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操。圆为校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所以,学习者的需要是课程目标确定的一个基丰依据。

 

      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旅游活动课是学生经验与地理学科知识、社会实践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校本课程内容包括  

 

    1.旅游常识。如出发前整理行囊的诀窍;野外旅游注意事项;被蝎、蜂、蛇咬伤的处理办法;旅连中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等等。

      2.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简单介绍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各类旅游资源,如著名的景点名称、分布、特色、开发状态等。

      3.旅游路线的合理选择。包括随团旅游和自助游,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旅游线路。

      4.旅游活动的设计方案。

      (l)无锡一日游活动设计方案;

      (2)无锡二日游活动设计方案;

      (3)无锡邻近地区的旅游活动方案。

      每班的方案设计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因特网进行,用时一到二节课,学生主要用PowerPointFrontPage制作旅游活动的设计方案;在教室利用投影进行交流和评价,用时一到二节课;根据学生方案中涉厦的比较集中的旅游景点,在教室里观看旅游景点的音像资料,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设计产生一些思考,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5.人类活动对旅游的影响。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旅游对区域环境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也可导致经济停滞和环境退化,甚至恶化。

 

      三、地理校本课程旅游活动课的实施

 

      1.课时:每周一课时

      2.教学安排

      (l)组织发动阶段:宣传旅游活动课程实施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活动方式,使每个学生都知道旅游活动课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2)课程实施阶段:组织教学,包括教室内的活动小组授课、集体讨论、在电脑房里由教师指导做旅游活动设计方案、教室内的方案交流和讨论、方案修改、观看神州各地旅游景点风光介绍的音像资料等室内学习方式,还包括每学期一次的外出实地旅游。

      (3)课外实地旅游活动:主要为本地游,在旅游之前先告知行程,由学生自己讨论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然后教师再作指导,包括物质准备、了解旅游她的重要旅游资源和文化背景等。

      (4)课程总结阶段:旅游结束,安排一节课的讨论,由学生谈本次旅游的收获,尤其要谈参加旅游活动课后与原来在知识、情感、对待旅游资源的态度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旅游活动课的兴趣和动力。

 

      四、开展旅游活动课程的反思

 

      1.虽然准备了组织发动阶段,但学生自主选择本课程时,由于课程介绍仅仅依靠文字,所以学生选择奉课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有些开始是出于好奇选报的,说明目的性不强;也说明在以后要不断完善组织发动工作,初步考虑可以将我们现在活动的一些情况、活动过程的一些照片等资料、参与同学的旅游计划或旅游一心得等展出,使学生对这--程有更多直观的认识。

      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议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课程方案,以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这样也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例如,参加本课的同学在学校对活动课程老师进行的民主测评中,一致认为在旅游活动课上有很大的收获,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给予任课老师打了同年级所有活动课老师中的最高分,说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切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夸后要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炼活动方法、稳定活动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使教师的专业能力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教师的研究是为了深入认识自身行为的性质并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因为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附录:

地理课堂教学行为记录表

时间:2006.4.13  地点:松江二中  年级与班级:高二(6)班

授课内容:商业区位条件  授课教师:李老师  观察者:闫龙等人

(说明:时间栏每格为15秒记录一次;将每个时间点内的行为记入相应的行为)

表格见附录.xls

 

  • 阅读次数